
2.3《空气的特征》教案 【核心概念】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六)生物体的稳态与调节 (十二)技术、工程与社会 【学习内容与要求】 1.2空气与水是重要的物质 ③认识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④说明空气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空气会充满各处。 学业要求:能说出空气和水的形态特点。能在好奇心驱使下,对事物外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能仔细观察 和比较,如实表达观察到的现象;愿意使用工具辅助观察。能利用证据说明空气占据空间、充 满各处的性质等。 教学策略建议:1~2年级课知道学生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或触觉器官观察和感知物体。 6.2人和动物通过获取其他生物的养分来维持生存 ②举例说出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器官感知环境。 12.3科学、技术、工程相互影响与促进 ④初步体验利用工具可以更好地进行观察与测量。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年级下册《空气》单元第三课“空气的特征”,也是本单元的总结课。空气是本单元学习的主题,我们利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使学生初步体验运用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观察身边的事物。本课学习活动主要包括五部分:1、问题与猜想:复习水的特征,引出空气的特征有哪些的思考;2、探究与结论:观察比较瓶中的水和空气,吹气球、做风车等活动,学习空气的特征;3、反思与评价:通过现象说明空气具有哪些特征;4、应用与迁移:制作空气炮;5、阅读与新知:了解变“坏”的空气;6、单元要点:通过思维导图方式,总结空气特点;7、实践与检测:空气知识,练习习题。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课,他们对于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空气”主题,有较高的学习热情,愿意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活动,在尝试观察、研究的活动中需要教师的带领、示范和关注,做好安全提示。 学生在上一单元学习了水的特征,通过复习水的特征,引出问题:空气的特征有哪些、怎么观察空气的特征。学生积极讨论,引发学生猜想,展开对比观察实验,气球变形游戏,做风车活动。利用真实情境,总结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透明、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气体。他们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课堂上难以长时间专注于一个知识点,需要多样的教学方式和丰富的活动来维持注意力,如小组讨论、趣味小游戏等。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目标 1.知道空气会流动、无固定形状、无色、无味等主要特征。 2.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空气会充满各处。 科学思维目标 能在教师指导下,观察空气,通过口述、画图等方式描述空气的特征。 初步分清观点与事实,根据问题提出假设,具有提供证据的意识。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思考问题。 探究实践目标 提出科学问题并针对科学问题进行合理猜想与假设,通过简单的实验收集证据验证,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能利用多种感官或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并能对这些特征和现象进行简单的比较。 能如实记录观察到的信息。 态度责任目标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进行总结反思,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好奇心驱使下,对常见自然现象或生活现象表现出直觉兴趣 3.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善于合作,乐于分享。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空气会流动、无固定形状、无色、无味等主要特征,学会设计并操作相关实验。 2.教学难点 理解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却真实存在,设计创新实验探究空气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实验观察记录表、矿泉水瓶、水、白纸、铅笔、玻璃棒、各种造型的气球、打气筒、安全剪刀、彩纸、小木棍、图钉等。 学生:塑料杯、气球、乒乓球、美工刀、密封胶带,安全剪刀,直尺,铅笔,彩笔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问题与 猜想 【PPT:1-7】 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探探小朋友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