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51785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23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日期:2025-04-2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1次 大小:43148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3课,罗斯福,新政,课件,23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罗斯福新政 从繁荣到危机 1 从繁荣到危机 1 1919- 1929年,美国的工业生产率提高了40%,农业生产率提高了26%,生产总值超过整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黄金总额已达世界黄金储存量的一半,世界金融中心由伦敦移到纽约。 柯立芝繁荣 1 【思考】美国的社会发展存在什么问题? 生产社会化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从繁荣到危机 1 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 “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 ” 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 “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呢 ” “因为煤太多了。” 【思考】从这个故事中你读出了什么经济现象? 生产过剩 生产扩大 消费有限 生产力提高 购买力不足 生产>消费 从繁荣到危机 1 材料一:“假使一个人每周拿15美元用来购买优质普通股,那么,按每月400美元 的投资收益来计算,20年 后他将至少坐拥80000美元……我坚信,任何人都能富起来,而且也应该富起来。” 材料二:从1920年到1929年,分期付款类的消费增加了500%……1929年,普通家庭赊购耐用商品(汽车、电器等)而负债达1000亿至1500亿美元。 全国性的股票投机活动加大金融危险 【思考】美国的资本家们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从繁荣到危机 (1)开始的标志 1 “黑色星期四”:1929 年10月24日,美国股票突然暴跌,一天之内数万投资者破产。 (2)扩散的范围 (3)持续的时间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1929年———1933年 从繁荣到危机 1 【思考】(1)归纳经济危机的具体表现: 股市崩盘 银行倒闭 企业破产 工人失业 农业衰退 (2)归纳经济危机的主要特点: 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强 材料一: 1930年, 胡佛将2000多种的进口商品关税提升到历史最高水平。许多国家对美国采取报复性关税措施,使美国的进口额和出口额都骤降50%以上,引发全球经济大萧条。 从繁荣到危机 1 穷人食不果腹衣不蔽寒 资本家倾倒牛奶 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 从繁荣到危机 1 项目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世界 外贸缩减 46.2﹪ 40.6﹪ 28.4﹪ 16.5﹪ 8.4﹪ 1/3 工业下降 70﹪ 69.1﹪ 50﹪ 48﹪ 50﹪ 2/3 失业人数 1700万 476万 近300万 85万 300万 近3000万 材料一: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情况表 材料二: 15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近2万次罢工运动。美国全国范围的就有2700多次。 材料三:法西斯组织相继在资本主义世界出现,如法国的火十字团、奥地利护国团,德国纳粹党。1929-1933年,纳粹党党员人数由15万猛增到近百万。 ①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 ②激化社会矛盾,引发政治危机 ③法西斯势力趁机壮大,造成世界局势动荡 【思考】经济大危机给世界造成了什么影响? 从繁荣到危机 2 罗斯福新政 2 胡 佛 “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好的政府……经济的创伤只能由经济实体的细胞一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自我治疗。” “我将为你们带来“新政”与自信……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最后手段———广 泛的行政权。” 罗斯福 自由放任 国家干预 罗斯福新政 2 罗斯福新政 《胡佛失意,罗斯福得意 》 (1)背景 ①经济危机使美国陷入困境 ②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加剧危机 ③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2)目的 ①应付经济大危机 ②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3)特点 国家干预经济 2 罗斯福新政 干预什么? 如何干预? 生产过剩 生产盲目扩大 消费能力不足 规范生产 促进消费 《紧急银行法案》《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社会保障法》 立 法 2 “你们把钱存进银行,银行并不是把它锁在保险库里了事,而是用来进行各种不同的投资。换句话说,银行让你们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