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52117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36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2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6次 大小:87161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3课,罗斯福,新政,课件,36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世界现代史 2020 一、大萧条 (一)柯立芝繁荣 (一)柯立芝繁荣 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发了一笔不少的战争财,加上战争赔款,将自己从一个资本输入国变为资本输出国,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 (一)柯立芝繁荣 1.一战后美国经济空前繁荣 世界黄金储量一半都在美国; 电气化程度高达50%,也就是说有一半美国人可以用上电灯; 建筑行业投资在70亿美元,且之后几年都以6.7%的增长率增长; 1923年汽车产量为392万辆; 1923年钢材产量为4490万吨; 原油产量为9000万桶以上。 (一)柯立芝繁荣 1.一战后美国经济空前繁荣 2.新兴产品进入大众家庭 (二)繁荣下的危机 生产过剩 供大于求 (二)繁荣下的危机 1.严重生产过剩 百姓疯狂追涨 希望赚差价致富 (二)繁荣下的危机 股票 企业用于募股筹资 经营状况好,股票涨 投资热情高,股票涨 企业 人民 企业效益好 股票疯涨 股票疯涨 百姓疯狂投资 资金涌入 扩大生产 扩大生产 (二)繁荣下的危机 生产过剩 供大于求 产品 过剩 (二)繁荣下的危机 1.严重生产过剩 2.全国性股票投机 3.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开始激化 (三)经济大危机 1.时间:1929年 2.爆发标志:黑色星期四———股市价格暴跌 (三)经济大危机 1.时间:1929年 2.爆发标志:黑色星期四———股市价格暴跌 3.核心:生产过剩,商品价格下跌,生产者积极性受挫 (三)经济大危机 4.表现 (1)对金融业失去信心,出现挤兑 (二)繁荣下的危机 银行 企业 人民 借钱给企业 转利息差 存钱进银行 收利息 (三)经济大危机 4.表现 (1)对金融业失去信心,出现挤兑 (2)工业产值下降,贸易额下降 美国钢铁公司是重工业的龙头企业,当年只卖出了产能的19.1%。因为美国机车公司不需要太多的钢材。 20世纪20年代,美国机车公司已达到平均每年售出600台机车的水平,但在1932年只售出了1台。 ———《光荣与梦想》 (三)经济大危机 4.表现 (1)对金融业失去信心,出现挤兑 (2)工业产值下降,贸易额下降 (3)失业人数激增 1932年9月的《财富》杂志估计,有3400万成年男女和儿童没有任何收入。这已将近总人口的28%,像其他所有研究一样,该统计尚未包括美国1100万在农村地区忍受饥饿的农户。 (三)经济大危机 4.表现 (1)对金融业失去信心,出现挤兑 (2)工业产值下降,贸易额下降 (3)失业人数激增 (4)大量商品被销毁 无数奶农将牛奶倒入密西西比河 持续时间长 波及范围广 破坏性大 一般的经济危机持续几个月、一年,最多不过两年,而本次经济大危机从1929年持续到1933年,长达4年之久。 受危机波及到的范围从金融业迅速波及到几乎所有部门;从美国迅速蔓延到所有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减少了36%,失业工人3000多万,几百万农民破产,上万家银行倒闭。整个资本主义的损失比一战的破坏还要严重。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世界 外贸缩减 46.2% 40.6% 28.4% 16.5% 8.4% 1/3 工业下降 70% 69.1% 50% 48% 50% 2/3 失业人数 1700万 476万 近300万 85万 300万 近3000万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情况表 (三)经济大危机 4.特点 (1)持续时间长 (2)波及范围广 (3)破坏性大 二、罗斯福新政 (一)开启 1.时间:1933年 2.标志:罗斯福当选总统 我们应该恐惧的唯一东西,就是恐惧本身 ———罗斯福 (二)主要内容 1.金融业:恢复银行信用———《紧急银行法案》 我可以向你保证,把钱放在重新开业的银行里比放在床垫下更安全。 ———罗斯福 3月6日命令 全国银行停业4天 3月9日要求召开国会 4小时通过《紧急银行法案》 财政部根据《紧急银行法案》迅速整顿银行 90%健全银行分批于 3月13、14、15日开业 扶持6468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