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52272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素质测评B卷(含答案)

日期:2025-04-2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23次 大小:2239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 cover
第二单元综合素养测评B卷 素养提升与思维创新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学校开展以“祖国在心,强国有我”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六年级(3)班的同学们通过举办演讲比赛、阅读交流会等形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一、书写名言,彰显爱国主题。(2 分) 本次活动的海报上有下面这则名言,请用楷书把它抄写在书写框中,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虽然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我是中国人,我的祖国现在正需要我。 二、准备演讲,宣扬爱国情怀。(28 分) 【素材一:勿忘国耻,致敬先烈】 1. 根据拼音写词语。(7 分)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的现场一片sù jìng( )。我想到在几十年前,当时的zhèng fǔ( )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大批rì kòu( )开着tǎn kè( )进犯南京城,肆意屠杀手无寸铁的百姓。现在,中华儿女传承了革命先烈háo mài bù qū( )的精神,huì jù( )所有力量,让中国以惊天动地之势,巍然yì lì( )在世界的东方。 2. 典典在搜集素材时发现了很多生字,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逶迤(wēi) 磅礴(bàng) 憧憬(chōng) B. 崎岖(qí) 山坳(ào) 擎着(qín) C. 电钮(niǔ) 瞻仰(zhān) 围歼(jiān) D. 岷山(mín) 伪装(wěi) 璀璨(chuǐ) 3. 典典摘抄了素材中的很多词语,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 护拦 攀登 愤战 山涧 B. 高潮 轰 外宾 检阅 C. 预定 雹子 次序 铁索 D. 宣告 幅手 棋盘 沸腾 4. 典典搜集的素材中有很多四字词语,下列词语中,与“排山倒海”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 震天动地 B. 横七竖八 C. 悬崖绝壁 D. 五颜六色 5. 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①爷爷_____着手里的抗美援朝勋章,陷入了沉思。 ②我站在长城上_____,远处的景色尽收眼底。 ③小战士潜伏在草丛里,警惕地向四周_____,观察敌人的动静。 A. 张望 眺望 凝望 B. 眺望 凝望 张望 C. 凝望 张望 眺望 D. 凝望 眺望 张望 6. 下面语段中,画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国庆节期间,我在家全神贯注地阅读着感人的革命故事。无数革命先 A 烈为了革命事业,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他们经过不懈努力,做 B 成了一件件大事,开创了无数居高临下的伟业。读完这些故事, C 我热血沸腾。 D 7. 下列对句子中加点字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喜”字体现了红军翻过岷山时,想着胜利在望的喜悦心情。 B. “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注视”和“沉思”是对郝副营长的外貌描写,体现了他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C. “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红流”指游行队伍,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游行队伍之壮观。 D. “广场上无数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周围的宏伟建筑,令人心头光明而又温暖”,“温暖”是因为作者由灯想到如今的幸福生活,内心感到温暖。 【素材二:心怀祖国,复兴中华】 8. 下面是典典的演讲稿的开头部分,请仔细阅读,帮他完善。(3 分) ①当今中国正处在一个历史的拐点上。②能否完成民族复兴、实现大国崛起,已成为我们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年轻一代的强烈愿望。③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发扬和传承革命精神变得愈发重要。④对此,我首先说:“我会踏实认真地传承和发扬革命精神,为铸就强国而努力。” (1)第②句不合逻辑,应当删去“_____”。(1 分) (2)第③句中有一处语序不当,应当调换“_____”和“_____”的位置。(1 分) (3)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第④句中的“说”可以换成“_____”。(1 分) 9. 典典认真记录下了大家对自己演讲的反馈。请根据要求完成练习。(6 分) (1)优点:语言富有感染力。一起来学习其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