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53161

6.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课件(共37张ppt)

日期:2025-04-19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4次 大小:146314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课件,37张
  • cover
(课件网) 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第三框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 制度 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含义 村民委员会:性质、产生、职能、作用 居民委员会:性质、产生、任务、特点、作用 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权利的生动实践 民主选举 民主协商 民主决策 民主监督 原因 形式 民主管理 基层群众自治的优越性 6.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01 观看视频结合课本P66,理解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 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1. 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 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指的是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 主体 领导 内容 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指的是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 发生领域的基层性 民主参与的直接性 管理活动的自治性 2、基层民主的特点: 与国家和政府层面的政治民主相比,基层民主具有: 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1. 制度含义 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指的是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 2. 组织形式 村委会和居委会是我国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注: ⑴基层民主组织形式主要有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短期一般不会改变,所以基层民主的创新一般是管理形式的创新,而不是组织形式的创新,不能说创新(完善)基层自治组织。 ⑵村民(居民)自治的范围由法律规定,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但可以拓宽民主管理的途径,丰富民主管理的形式。 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①农村村民村委会 性质 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职能 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负责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产生 由村民选举产生,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管理 在农村基层治理实践中,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是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本村的日常事务,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决的有效途径。 村民会议的组成及作用 (1)村民会议由本村18周岁以上的村民组成,既可以由18周岁以上的全体村民组成,也可以由每户派代表参加。 (2)村民会议是村民最直接、最全面地表达自己利益和愿望的会议。凡是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事,哪些要办,哪些不办,哪些急办,哪些缓办,人力如何组织,费用如何筹集等,都由村民会议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讨论决定。 知识延伸 村委会、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的区别 村委会是农村管理日常公共事务等的机构。 村民会议也称村民议事会,是由村民委员会召集,由本村18周岁以上村民组成,也可以由每户派代表参加的会议,所作决定应当经到会人员的过半数通过。是村民实现直接民主的基本形式。 村民代表会议,由村民委员会召集村民代表开会,讨论决定村民会议授权的事项及村委会提交的议案,向村民会议负责,是村民委员会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一种有效形式。 知识延伸 不一样。村支委是党的基层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村委会是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P65探究与分享】 中国共产党李家村支部委员会、李家村村民委员会、李家村村务监督委员会 不一定。村“两委”的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