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53192

6.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课件(共27张ppt)

日期:2025-04-19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3次 大小:606460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课件,27张
  • cover
(课件网) 必修三 政治与法治 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第 3 框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政治与法治 【学习目标】 课标:领悟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基本 政治制度。 1.了解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明确村(居)委会的性质。 2.理解并能够区分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和方式。 3.知道发扬基层民主、实行基层群众自治的意义,认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教学重点: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和方式。 学习难点:明确村(居)委会的性质,知道村/居委会和党政机关的区别。 自主学习 要求:结合教材P66-P69根据提示用双色笔在教材中圈划出问题答案, 并试着快速记忆 时间:3分钟 1、基层群众自治是什么?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形式有哪些? 2、基层群众自治、发展基层民主的途径?(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有哪些) 3、我国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发展基层民主的原因? 观看视频结合教材思考: 什么是基层群众自治?我国基层自治组织的形式是什么? 【议学情境】 【议学任务】 1.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 --是指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 自治主体 地域范围 领导力量 依托组织 自治方式 实质本质 人民群众(不是公民) 在居住地范围内(不是户籍所在地) 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一般为基层党支部) 依托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形式:村委会、居委会) 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不是国家权力),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是一种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2.基层民主的特点 基层民主的 特点 发生领域的基层性 民主参与的直接性 管理活动的自治性 是一种直接民主 与群众直接相联系 是非政权型的的自治,是一种社会自治 与国家和政府层面的政治民主相比 知识拓展:现阶段,人民当家作主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 一方面,由人民选出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另一方面,实行基层群众民主自治,由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3、组织形式: 农村———村民委员会 城市———居民委员会 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是指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 1、基层群众自治含义: 主体 领导力量 地域范围 依托 自治方式 实质 2、基层民主 的特点: P66 是什么 发生领域的基层性 民主参与的直接性 管理活动的自治性 知识拓展:现阶段,人民当家作主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 一方面,由人民选出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另一方面,实行基层群众民主自治,由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与国家和政府层面的政治民主相比 3、组织形式: 农村———村民委员会 城市———居民委员会 4.村民自治的组织———村委会 (1)性质: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2)主要职能:是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3)产生: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选举产生,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4)管理:在农村基层治理实践中,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是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本村的日常事务,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