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第三框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1.理解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2.了解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实践形式———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3.理解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和要求。 1.政治认同:了解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熟悉发展基层民主的原因及实践;掌握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 2.科学精神:具备结合生活实例分析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职能及优势。 3.公共参与:认同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自觉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民主管理。 1.重点: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基本形式:居委会和村委会;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特点。 2.难点: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基层政权的关系。 引 思 1.利用双色笔圈画出如下知识: (1)基层群众自治含义、特点是什么? (2)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有哪些? (3)发展基层民主的原因是什么? (4)发展基层民主的途径有哪些? 2.通读教材后,完成基础感知部分中的情境讨论,并作出标记。 “脱贫攻坚楷模”、时代楷模———毛相林 1.毛相林所担任的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分别是哪两个机构的组成人员?这是基层政府或人大的组成人员吗? 1997年,担任下庄村党支部书记的毛相林带领村民向绝壁挑战,历经7年在悬崖绝壁上凿出一条“天路”,被誉为“当代愚公”。 2005年,村民委员会换届,毛相林高票当选为村主任。毛相林又带领村民脱贫攻坚,历经13年探索培育出“三色”经济以实现下庄脱贫,体现了农村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脱贫攻坚的强大作用。 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 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探究一: 中国共产党组织 中共中央 社区党支部委员会 村党支部委员会 省委、 市委 县(区)委 街道工委 乡镇党委 国家机构(以行政机关为例) 国务院 省政府 市政府 县(区)政府 街道办事处(城市) 乡\镇政府(农村) 居委会(城市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村委会(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领导 指导 小结:1.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村\居委会。 2.基层政权组织:街道办事处、乡镇人大及政府。 3.基层党组织:村\社区党支部委员会; 易错点拨 乡、镇、街道办事处 县、区、 不设区的市 设区的市 省、 自治区、直辖市 中央 村、社区 基层政权 基层自治 ①① ①村委会是自治组织,不是国家基层政权组织,不是基层国家机关,不是基层政府。 ②乡镇政府与村委会是一种指导关系,村委会在乡镇指导下工作,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③)村“两委”就是村中国共产党员支部委员会和村民自治委员会的简称,习惯上前者简称为村支部,后者简称村委会。村支部是基层党组织,领导村委会的工作,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评 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1、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 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指的是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 主体 领导 依托 特点 内容 实质 2、特点:与国家和政府层面的政治民主相比,基层民主具有发生领域的基层性、民主参与的直接性、管理活动的自治性等特点 管辖范围 3、组织形式: 农村———村民委员会 城市———居民委员会 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3.自治组织形式 村民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 性质 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城市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职能 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