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因?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3.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知识目标: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探究与分享: 从材料可以看出,我国使用过“法制”和“法治”两个概念。请说说“法制”和“法治”有什么区别 1978 十一届三中全会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1997 十五大 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1999 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14 十八届四中全会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017 十九大 对新时代深化依法治国实践作出了全面部署 法治&法制 法治 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强调一个国家处于依法治理的一种状态,重在治理。 法制 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的范畴,强调一个国家的法及其法律制度。 从实践看,历史上任何国家都有法律制度,但不一定都实行法治 联系 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 探究与分享: 结合视频,思考问题:我国为什么要推进依法治国 1.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因 (1)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2)法治是国家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以理性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的最佳途径。 (P73单元引言) (3)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P74课题引言) (4)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P81) 探究与分享: 结合视频,总结归纳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共目标及具体内容 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达成效果 前提 法治体系(总抓手) 贯彻实施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法律规范体系 法治实施体系 法治监督体系 法治保障体系 党内法规体系 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 法治社会 依法治国 依法执政 依法行政 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共同推进 一体建设 政治保证 工作重点 工作布局 努力方向 2.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具体内容: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知识拓展:全面依法治国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对不同主体的要求 依法执政,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依法行政,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国家行政机关: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社会和公民: 监察机关: 司法机关: 立法机关: 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 中国共产党: 科学立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前提,公正司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保障,严格执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全民守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各级政府及其部门 监察委员会 法院、检察院 前提 保障 关键 基础 统称为 国家机构,行使国家职能 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解读习近平法治思想 相关链接: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