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7.2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 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政治认同:通过学习本课,认同我国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原则的正确性,增加我国对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及法治社会的信心。 2.科学精神:通过了解我国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了解我国依法治国的方略的科学设计,知晓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理解其中的系统性、渐进性和持久性 3.法治意识:知道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树立法治意识 4.公众参与:通过学习本课,提升参与社会法治宣传的积极性,同时个人应努力做到尊法、用法,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自主学习 1、为什么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 4、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壹 议学思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探究与分享 ①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81页第一段) ②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81页第一段) ③法律是治国理政的最大的规矩,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法治是国家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以理性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的最佳途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P73页导言) ④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必须把全面依法治国坚持好、贯彻好、落实好。(74导言) ⑤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新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81页第三段第一句) 1.为什么要推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原因)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总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根本性质),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整体架构)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工作布局),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大任务) 法治国家是法治建设的目标,法治政府是法治国家的主体,法治社会是法治国家的基础。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科学、民主、依法立法,使法律及时、系统、针对、有效 有法可依 党内监督 国家机关监督 民主监督 司法监督 群众监督 舆论监督 规范约束公权力 政治保障 组织保障 法治队伍 物质经费 制度保障 中央:党章、准则、条例 各领域各层级党内法规制度 重要依据 有力保障 完备 高效 严密 有力 完善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重点和难点 拓展延伸 全面依法治国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对不同主体提出要求 中国共产党 依法执政,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立法机关 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国家行政机关 依法行政 监察委员会 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 司法机关 公正司法 社会和公民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科学立法是前提,严格执法是关键,公正司法是保障,全民守法是基础。 拓展延伸 统称为 国家机构,行使国家职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