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一个什么重要决定?它的总目标和原则分别是什么? 课堂导入 2024级 新授课 7.2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 必修3 《政治与法治》 全面依法治国原则 学习目标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原则 1.为什么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 为什么 是什么 怎么做 1 问题1:观看视频,结合教材81页和73页导言,归纳概括我国为什么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1.为什么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1)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P81第一段) (2)法治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国家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以理性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的最佳途径。(P73导言)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P81最后一段) 1.《荀子·君道篇》中说:“法者,治之端也”,法律制度的制定与执行是实现大治的起点;韩非子认为:“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一个国家严守法纪,才能兴旺繁荣,否则就会衰弱败亡。这启示我们( ) ①要从礼法出发,强化道德对法律建设的支撑作用 ②法治是治国理政基本方式,要坚持依法治国 ③法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④法治是国家长治久安、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课堂检测 ①材料强调的是法治的重要性,不是法律的重要性,且要从实际出发,不是从礼法出发。 ③材料强调法治的重要性,没有强调法的本质,③不符合题意 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 2014年 1999年 1997年 1978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宪法中增加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明确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2017年 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负责全面依法治国的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作为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 2020年 2021年1月 2018年 中共中央印发了《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规划指出∶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为着力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11月16日至17日,党的历史上首次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对新时代深化依法治国实践作出了全面部署。 问题2:结合教材80页的探究与81页第二段,国家顶层设计全面推进依法 治国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