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8.3 法治社会 学习目标 1.法治社会的内涵及特征分别是什么? 2. 建设法治社会的重大意义 3.建设法治社会的要求有哪些 2024年2月12日,一名10岁男孩被烟花炸伤身亡。 思考:从防止频繁发生的烟花伤人事件来看,法治社会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放烟花的人:要有法治意识,遵守法律的相关规定不燃放禁止燃放的烟花,在燃放其他烟花时要远离人群,尽到自己的责任。 国家:建立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燃放烟花的行为。加强禁止燃放烟花的普法宣传和教育引导,同时也加大对节日期间违规燃放烟花的整治力度。 被侵权人:一旦发生纠纷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发挥法治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认可和遵守法律 社会治理要依法开展 依法解决纠纷 1.法治社会的内涵: 法律得到公认和普遍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 法治意识 法律实施 实施效果 2.法治社会的基本特征: (1)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 法治意识 (2)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 法治实施 (3)社会纠纷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实施效果 信法 守法 用法 要求:在法治社会中,人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全体公民、社会组织对于法律发自内心地认可和接受,普遍认可法律是社会生活中所有人都应遵守的基本规范。 (1)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 法治意识(信法) 2.法治社会的基本特征(记) 要求:无论是在私人生活领域,还是在公共生活领域,法律的要求得到普遍的遵守,权利得以实现,义务得到履行,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2)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 法律实施(守法) 2.法治社会的基本特征(记) 要求:在纠纷发生后,人们普遍依据法律主张自己的权利,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有效处理纠纷、化解矛盾。 (3)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实施效果(用法) 2.法治社会的基本特征(记) 是指当事人因合同发生纠纷时可以再行协商,在尊重双方利益的基础上,就争议的事项达成一致,解决纠纷。 (没有第三方参加) 通过第三方的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促使发生纠纷的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包括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诉讼调解等。 (中立的第三方) 当平等主体当事人之间纠纷时,双方可以将其提交仲裁机构进行仲裁。包括商事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农村承包合同纠纷仲裁等。 诉讼俗称“打官司”,它是在纠纷主体的参与下,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活动。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具有公认地位的仲裁机构) 和解 调解 仲裁 诉讼 名词点击 网友A:这是我第一次维权,对法律也不怎么了解,希望大家能帮我出谋划策,将维权进行到底! 网友C:起诉等开庭过程真的好漫长,结果法官打电话给我,说需要我增加被告人,让我自己撤诉重新起诉…… 网友B:打工人拿回血汗饯真不容易,老板就是赖着不给钱,打工人太难了! 网友D:咨询了律师,可是律师费实在太贵啦,家庭贫困的人根本支付不起! 不懂如何维权 对方不讲理 维权程序复杂 维权费用过高 在年轻人扎堆的社交平台上,如果以“维权”和“投诉”为关键词搜索相关发帖,我们会发现,年轻人维权的难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关键词: 议一议:如何有效解决年轻人的维权难点呢? 议学提示:阅读教材P95-96页,结合法治社会的建设举措回答议题 1、政尔八经 3、如何建设法治社会? (1)有意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2)有实施: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3)有依托: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4)有机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