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53763

8.3法治社会 课件(共20张ppt)

日期:2025-04-20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802295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法治,社会,课件,20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总要求 具体措施(6个) 法治 政府 法治政府内涵 建设法治政府 意义 知识体系 职能科学 权责法定 执法严明 公开公正 智能高效 廉洁诚信 人民满意 思考: 1、该案如何体现法治社会的特征? 2、未成年人犯罪是否应“法外容情”? 司法处理: 顶格判决:主犯因故意杀人罪被依法判处无期徒刑(我国首次对未满14周岁未成年人顶格判罚)。 宽严相济:未参与预谋和加害的同案人员不予刑事处罚,由专门机构矫治教育。 8.3法治社会 尊 法 学 法 守 法 用 法 法治中国建设 一、法治社会的内涵(是什么) 第三节 法治社会 1.法治社会的含义: 法治社会是指法律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 法治意识 法律实施 实施效果 人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全体公民、社会组织对于法律发自内心地认可和接受,普遍认可法律是社会生活中所有人都应遵守的基本规范。 第三节 法治社会 1.法治意识: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信法) 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公民的内心里! ———卢梭 一、法治社会的内涵(是什么) 无论是在私人生活领域,还是在公共生活领域,法律的要求得到普遍的遵守,权利得以实现,义务得到履行,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第三节 法治社会 2.法律实施: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守法) 一、法治社会的内涵(是什么) 总定损金额约28.5万元 官方尚未公布最终责任认定结果。 纠纷发生后,人们普遍依据法律主张自己的权利,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有效处理纠纷、化解矛盾。 第三节 法治社会 3.实施效果: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用法) 一、法治社会的内涵(是什么) 第三节 法治社会 知识拓展: 诉讼 诉讼俗称“打官司”,它是在纠纷主体的参与下,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活动。诉讼分为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三种类型。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 仲裁 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由非司法机构的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庭进行裁判,并受该裁判约束的一种制度。主要包括商事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农村承包合同纠纷仲裁等。 调解 通过第三方的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促使发生纠纷的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活动。我国有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诉讼调解等。 和解 指当事人因合同发生纠纷时,在尊重双方利益的基础上,就争议的事项达成一致,从而解决纠纷的方式。 法治意识 法律实施 实施效果 第三节 法治社会 2.法治社会的特征: 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 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 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一、法治社会的内涵(是什么) 只有全社会普遍具有了法治意识 法律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 才能达到公平正义的实施效果 02 建设法治社会 思考:结合余华英被执行死刑,谈谈如何建设法治社会? 余华英拐卖儿童案备受社会关注 从1993年起,她伙同他人流窜多地,拐卖儿童,犯罪情节特别严重。法庭披露的“卖的第一个孩子是亲生儿子”“利用年幼女儿作为犯罪工具”等犯罪事实,充分暴露其冷酷无情与不择手段。此前重审,将余华英涉嫌拐卖儿童的数量从11人增至17人,确保人不漏罪、罪不漏证,体现了法治的审慎。只有让每一个犯罪事实都暴露在阳光下,让每一笔罪恶都不被放过,才能还受害者一个公道,让道德底线得到捍卫、公平正义得以伸张。(人民日报评) 第三节 法治社会 二、建设法治社会(怎么做) 1.深入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