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温故知新 1.法治政府的内涵 2.建设法治政府的措施 3.建设法治政府的意义 8.3 法治社会 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 核心要点 素养目标 1.准确理解法治社会的内涵。(重点) 2.说明当前我国应如何推进法治社会建设。(难点) 3.探究法治与生活、法治与道德的关系,认识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意义。 1.政治认同:理解、支持、认同我国的法治社会建设。 2.科学精神:理解法治社会的内涵、意义和要求。 3.法治意识:树立法治意识,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4.公共参与:参与法治社会建设,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1.法治社会:内涵、特征 2.建设法治社会:要求/措施 3.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 【自主学习】 【学以致用】 1.法治社会意味着规则在全社会得到公认和普遍遵从。( ) 2.法治政府是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前提。( ) 3.法治社会意味着全社会对道德普遍信仰,实施德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 ) 4.法治社会意味着社会纠纷依规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 5.法治社会建设只需要党、政府和各人民团体的参与。( ) 6.建设法治社会要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 法律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 7.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要强化道德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 ) × × × × × × × 议学任务: 结合视频及教材内容,谈谈什么样的社会才是法治社会? 内涵 地位 法治政府 法律得到公认和普遍遵从、 社会治理依法开展、 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 一、法治社会的内涵 (一)、法治社会的内涵和地位 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 前提 保证 目标 法治意识 法治实施 实施效果 知识拓展 1.法治社会中的“法”=国家的法律制度、社会道德、自治组织制定的规则和自我约定的契约等等。 2.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中的“法”只限于国家的法律制度及中共党内法规。 法治意识 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 (2)守法 (3)用法 (1)信法 一、法治社会的内涵 (二)、法治社会的特征 法律实施 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 实施效果 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中共中央印发的《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指出,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法治社会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信仰法治、公平正义、保障权利、守法诚信、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举措。结合法治社会的内涵,下列符合法治社会特点的有( ) ①国家权力依法行使,国家各项工作依法开展 ②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③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 ④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针对练习】 D 总结归纳 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 法治社会 区 别 内涵 实行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的国家 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政府 法律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 具体 表现 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坚持良法之治;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 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 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具体 要求 推进宪法实施;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完善法律实施机制 把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