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全面依法治国的 基本要求 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第九课 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必须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进程中,这四个方面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前提 关键 重点 基础 防线 人大 政府 法院、检察院 公民 学习目标 科学立法的内涵 科学立法的原则及具体要求 推进科学立法的措施 9.1 科学立法 结合材料信息,探究这给我们进行科学立法带来什么启示?概括什么是科学立法? 中国的粮食产量和粮食消耗位居世界前列,据统计全国人民每天都能消耗掉10亿千克左右的主粮食,再加上其它副食,消耗会更大。随着粮食的产量增高,食物品种的丰富,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但也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食物浪费。每年浪费的粮食达到.3亿斤左右,这部分粮食能供5000万人吃1年。 联合国粮农组织2022年5月发布的年度《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显示去年全球有约1.93亿人经历了“粮食危机”或更严重级别的粮食不安全,比上一年增加近4000万人。 材料一 议题一:《反食品浪费法》为什么科学? 《反食品浪费法》出台过程 2020年9月 2021年两会期间 2021年4月29日 2021年5月1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了为期一个多月的珍惜粮食、反对浪费专题调研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 代表委员们对草案 进行审议和讨论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公布 2020年12月22日 材料二 一、科学立法的内涵 人民角度 人民是我国的主人,要让中国人端好“中国饭碗” 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要求。 相较于以前,人民生活富裕了,但是浪费现象却越来越严重了。 有利于形成厉行节俭的良好社会风尚,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 从法律制度层面为国家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历史传统 我国国情 社会角度 国际社会 《反食品浪费法》的出台给我们进行科学立法带来的启示: 科学立法就是要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 科学立法的含义 一、科学立法的内涵 1、科学立法的含义和具体体现 实效 科学立法就是要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 核心 关键 含义 一、科学立法的内涵 有法可依:主要是从“量”的角度考量,是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增量”; 科学立法:主要是从“质”的角度考量,是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质”。 ①从立法的方向上:科学立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障人民各项权利。 立法要符合我国的政治制度和历史传统 要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相适应 具体要求 具体体现 一、科学立法的内涵 ②从立法的实效上:科学立法符合国情和实际。 使每项立法都能科学合理地规范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规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 使法律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具体体现 具体要求 一、科学立法的内涵 ③从立法的方法上:立法必须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遵循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术,努力实现立法过程的科学化。 要明确划分不同的法律关系的调整对象和界限,形成符合国家发展目标的法律体系。 具体体现 具体要求 一、科学立法的内涵 立法技术 立法技术是指在整个立法过程中产生和利用的经验、知识和操作技巧,包括立法体制确立和运行技术、立法程序形成和进行技术、立法表达技术等。 立法程序(包括4个阶段) 1.法律案的提出:各主体向全国人大提出的法律案,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可以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经常委会会议审议后,决定提请全国人大审议。 2.法律案的审议: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