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54809

第2章 城镇和乡村 第2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2025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27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7次 大小:6378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教版,答案,练习题,同步,第二,必修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2024·吉林长春期中)传统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下列四幅图示意我国不同地区的传统民居。据此完成1~3题。 1.四种民居所在地区降水量最少的是(  ) A.山西窑洞 B.客家土楼 C.徽派建筑 D.傣族竹楼 2.傣族竹楼悬空而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河流 B.地形 C.气候 D.土质 3.徽派建筑大多坐落在青山绿水之间,依山傍水,与亭、台、楼、阁、塔、坊等建筑交相辉映,构成“小桥、流水、人家”的优美景观。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黄土深厚 B.河网稠密 C.地形崎岖 D.耕地集中 巴布亚新几内亚是太平洋西南部的一个岛群,主要居民有巴布亚人、美拉尼西亚人、西非几内亚人等,也有4万多外来的居民。巴布亚新几内亚沿海地区多见A形茅屋,高度可达25米,上半部装饰着抽象的图案,下半部用编织的草席做墙,后部逐渐倾斜到达地面,屋顶覆盖茂密的茅草。下图示意巴布亚新几内亚岛群局部地区地理位置及A形茅屋景观。据此完成4~5题。 4.A形茅屋高度可达25米,其主要功能是(  ) A.信息传递 B.仓储 C.安全防卫 D.娱乐 5.A形茅屋坡度较大,下半部用编织的草席做墙,这样建造可以(  ) A.抵御台风,抗震抗倒 B.便于排水,通风防潮 C.就地取材,防风保暖 D.扩展用地,排除积雪 (2024·广东汕头月考)厦门主岛以外的集美学村分布着大量别具一格的“嘉庚建筑”,这些建筑景观被形象地描述为“穿西装,戴斗笠”。下图为当地“嘉庚建筑”景观照片。据此完成6~7题。 6.影响该建筑屋顶形态的自然环境要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水文 D.植被 7.“嘉庚建筑”体现的地域文化特点是(  ) A.御外凝内 B.顺应自然 C.中西合璧 D.长幼有序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某中学地理研学团队对河南省林虑山区露水河峡谷的传统聚落进行调查研究。 露水河峡谷山高谷深,曾长期交通不便。流域内年降水量700~800毫米,降水集中在7、8月份。流域内有泉水出露,但贮水条件差,露水河水位季节变化较大。下图为露水河峡谷地形剖面示意图和石板房景观图。 【山青水绿石屋美】研学团队观察到,当地的传统民居为石板房,以石板为主要建筑材料,造型古朴自然,与周围环境浑然天成。 (1)说明当地传统民居采用石板作为建筑材料的原因。 【与水共生有良方】在村落中发现,当地修建有硬化的排水沟,在地势较低处修建有水窖。 (2)从排水沟和水窖中任选其一,说明其主要用途。 【依山择居蕴智慧】查阅资料发现,该区域共有170余个村落,由于热量、地形、土壤、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差异,其分布特征如下表: 位置 山麓地带 山腰地带 山顶地带 海拔 500米左右 800米左右 1 400米左右 村落数量 50余个 90余个 30余个 (3)请分析山腰地带村落分布较多的自然原因。 B组 关键能力提升练 位于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民居以优美灵巧著称。建筑分上、下两层,以木、竹做桩、楼板、墙壁,房顶覆以茅草、瓦块,上层住人,下层养家畜、堆放农具等。整座建筑空间间架高大,且以竹或木做墙壁和楼板,称为干栏式建筑。结合图文材料,完成9~11题。 9.图中传统民居特点形成与当地环境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A.下层养家畜、堆放农具—多蚊虫 B.房屋高架—风暴、海啸多发 C.以木、竹、茅草为材料—当地缺乏石材 D.顶尖坡陡—冬季降雪量大 10.该地新建民居多用砖、瓦、混凝土等材料,仅保留部分原本的特点,推测主要原因是(  ) A.砖瓦材料的造价更低 B.人们喜欢外来新鲜事物 C.当地注重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 D.砖瓦等材料的通风散热能力好 11.根据当地环境推测,此地聚落形态和规模多为(  ) A.密集型 较大 B.分散型 较小 C.半聚集型 较大 D.密集型 较小 (2024·山西阳泉期中)师家沟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