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54814

第2章 城镇和乡村 第3节 第2课时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025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11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1次 大小:4946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答案,练习题,同步,第二,必修,地理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三节 第2课时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丹麦哥本哈根城郊的新都市农场设计别致,由24个圆形结构组成,每个圆形结构都被绿篱分割成了16个梯形结构,每个梯形结构都是一个独立的田园小院落。小院落里有宽阔的空地,住户可以真正实现种花草、养宠物的愿望,每个圆形结构都有一条与外部相连的主干道,圆心部分为停车场,这种设计被称为丹麦“十六合院”。右图为丹麦“十六合院”景观图。据此完成1~3题。 1.丹麦“十六合院”的设计凸显了(  ) A.住户对城市生活的需求 B.住户对居住安全的需求 C.住户对田园生活的需求 D.住户对土地所有权的需求 2.丹麦“十六合院”的优势是(  ) A.有效推动了郊区化 B.优化了城市的产业结构 C.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D.将城市和乡村有机融合 3.丹麦“十六合院”(  ) A.适于人口密度较小的城市 B.可促进城市第一产业的发展 C.适于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 D.有利于乡村人口向城市集中 城市通风走廊能加快空气流通,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构建宜居城市有重要意义。下图为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南部通风走廊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在山坡上布局“新鲜空气补偿空间”的主要目的是(  ) A.尽量减少占用较平坦地区 B.降低城市建设和管理成本 C.利用山风带来新鲜空气 D.提高通风走廊通风效率 5.结合图文信息,推断通风走廊底部“建筑高度不超过12米”的原因最可能是(  ) A.降低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 B.防止建筑物阻挡空气流动 C.减少对该地自然环境的干扰 D.避免遮挡两侧建筑的阳光 6.(2024·海南定安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大量的建筑物和不透水路面代替了林地、草地和湿地,夏秋季节,越来越多的城市出现“一下雨就看海”的内涝现象,与此同时,我国有一半以上城市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党中央在2013年提出了“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以解决我国城市的内涝和缺水等问题。 材料二 图1为城镇化前后蒸发量和径流量变化图,图2为海绵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概念示意图。 图1 图2 (1)用水循环的原理说出城镇化对城市水循环各环节产生的影响。 (2)根据图1,试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城市内涝发生的原因。 (3)根据图2,说明海绵城市的建设能带来哪些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 B组 关键能力提升练 (2024·广西百色月考)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许多地区由乡村景观转变为城市景观,但由于发展不合理,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我们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发展经验,注重城市内涵的提升。据此完成7~8题。 景观1 景观2 7.由景观1转变为景观2后,水循环环节发生了显著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强降水频率增大 B.地下水流速加快 C.蒸发量增大 D.地表径流减少 8.下列举措能提升城市内涵的有(  ) ①提高城市绿化率 ②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③保护历史文物古迹 ④扩大城市人口平均土地面积 ⑤提高城市GDP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2024·山东济宁期中)当城市扩张得越来越大,摩天大楼“身高攀比”日趋激烈,留给看似没有太多经济作用的绿色公园的面积就变得越来越少。但都市人对公园、绿植的渴望一刻都没有停止,在这样的矛盾之下,口袋公园也应运而生。口袋公园利用城市中老旧“边角料”的改造,重新焕发新生。近年来,口袋公园如玉珠般散落在国内城市的大街小巷,不仅提升了城市“颜值”,更融入了城市“基因”,传承记载了城市记忆,成为靓丽的城市名片。据此完成9~11题。 9.口袋公园应运而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扩张 B.城市密度变大 C.城市绿地增多 D.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0.下列关于口袋公园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选址灵活 ②分布面广 ③规范统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