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九课 知识结构 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前提 关键 防线 全民守法 基础 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 政府 法院、检察院 公民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必须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进程中,这四个方面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公正司法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第九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搜集材料,阐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具体要求 学习任务要求 1.公正司法的内涵 2.公正司法的表现 3.公正司法的具体要求 中心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一 这是一条怎样的防线-- 公正司法的内涵 二 如何守住这条防线-- 公正司法的具体要求 这是一条怎样的防线? 议题一 1.请结合视频与教材104页,分析张志超案件的不合理之处? 2.这个案件带给司法以什么启示?(小组讨论,两分钟) 1、忽视证人有效证据,口供是刑讯逼供的结果,属于非法证据,最后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依然定罪。 程序不公 结果不公 不合理之处: 3、未满十六周岁被判处无期徒刑,刑罚过重。 4、一审无罪定罪 结果不公 2、指认证词前后不一致,被害人身上也没有张志超的生物信息 程序不公 启示: 程序的不公,必然导致结果的不公。必须要程序和结果、过程和实体都公正,才能有效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一)公正司法的内涵 1.公正司法的含义 就是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正义。中 主体:司法机关 (法院、检察院) 地位: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要求:既要求人民法院的审判过程做到平等和正当,也要求人民法院的审判结果体现公平正义。 审判权 检察权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 性质 国家审判机关 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职权 独立行使审判权,实现对国家法律的适用 独立行使检察权,实现对国家法律监督 产生 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受人大监督) 知识拓展:我国的司法机关 检察权≠监察权,监察委员会行使监察权。 在法律实施体系中,司法机关是司法的主体,司法机关由人大产生并接受其监督。 审 判 权 检 察 权 知识拓展:区分审判权与检察权 是指法院或司法机构对诉讼进行聆讯和审判的权力 审判权通常指法院依法审理和裁决刑事、民事案件和其他案件的权力。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部分地区,不同法院的审判权是不同的,通常以区域和类别划分 是国家赋予检察机关对国家的宪法、法制的统一、正确地执行进行监督的权力,是国家权力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 检察权是检察机关对相对方遵守法律、法规、规章,执行行政命令、决定的情况进行检查、了解、监督和引导的权力 2.公正司法的表现(特征、标准) (1)司法的程序要公正 ②意义:通过程序公正,可以最大化实现结果公正,有效保护公民的程序权利,从而使得审判结果可以更好地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尊重。 ①含义:意味着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司法过程严格依据诉讼法进行。 (2)司法的结果要公正 ①含义:结果的公正意味着法律适用准确、案件事实清楚、判决结果合理合法。 ②意义:只有结果公正,才能有效解决案件纠纷,惩罚违法者,救济受害者。 ③实现方式:法律的公平正义正是通过一个又一个公正的判决得以实现的。 知识拓展:程序公正≠结果公正 程序 公正 结果 公正 程序公正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 结果公正是司法公正的根本目标 结果公正与程序公正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共同构成司法公正的核心要素 前提和基础 手段和保障 结果和最终目的 如何守住这条防线? 议题二 1.从张志超案件过程看其是如何司法的? 2.这给我们推动公正司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