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九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9.4 全民守法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一、全民守法的内涵 二、推进全民守法 从网暴之害谈何为全民守法 篇章一 “虚拟世界”里,也需遵纪守法! 对事件的“第一印象” 强化其原有观点,网民站队,推动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混淆真假 侵犯名誉权、隐私权 伤害身心健康,侵扰现实生活人肉搜索风靡,暴力渗透现实社会 侵犯当事人权益 泄露了网民的个人信息 引起舆论的群体性纷争 阻碍和谐网络社会的构建 阻碍和谐社会的构建 忽略他人感受,肆意利用网络对他人造成人身攻击。 放纵自我,无视社会道德观。 扭曲了个人的价值观 在误会面前语言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网络暴力的社会危害 一、全民守法的内涵 1、内涵: 全民守法是指所有社会成员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状态。 主体: 全体公民 社会组织 国家机关 法治的真谛,在于全体人民的真诚信仰和忠实践行。 所有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 一.全民守法的内涵 2.全民守法的原因(意义) (1)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推动全民守法。 (对国家) (2)有利于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对社会) (3)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对人民) 何某爱好弹钢琴,退休后在家支起两架钢琴,除自己弹奏之外,还招了几个学生,在晚上进行教学活动。此起彼伏的琴声并没有让小区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反而成为影响邻居休息的噪声。在居委会、派出所多次协调未果的情况下,邻居把何某告上了法庭。何某则认为自己是在合法行使权利。 何某的行为是否侵犯了邻居的权益? 何某的权利是 义务是? P107探究与分享 【参考答案】 ●何某在家弹钢琴虽然属于行使个人权利,但是由于其弹琴和教学活动在晚上进行,影响了小区其他邻居的休息。 我国民法典第二百九十四条规定:“不动产权利人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弃置固体废物,排放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土壤污染物、噪声、光辐射、电磁辐射等有害物质。”噪声扰民是一种侵犯相邻权的行为。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启 示: 如果我是何某,在收到邻居的反馈后,就要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与邻居进行协商、调整自己弹琴和教学的时间,避免与他人的休息时间产生冲突。 如果我是受害者,可以与对方协商解决,要求其停止噪声扰民行为。如果未能解决问题,可以到物业、居委会等处投诉,让他们居中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1)全民守法要求依法行使权利 【要求】: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一.全民守法的内涵 3.全民守法的表现 (2)全民守法要求依法履行义务 【要求】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公民也负有相应的义务。只有所有的人都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才能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 一.全民守法的内涵 3.全民守法的表现 拓展:权利、权力 权利 权力 概念 不同 法律概念,一般指自身拥有的维护利益之权,总是和义务联系在一起 政治概念,一般指有权支配他人的强制之力,总是和服从联系在一起 主体 不同 享有者范围较广泛,公民个人、被管理者拥有的是权利 同一定机关、职务有关,享有者特定,一般是国家机关、社会管理者行使权力 处理方 式不同 权利一般可以放弃或转让 权力不能放弃或转让,否则就是渎职或失职 对应面 不同 一般与义务相对应 一般与服从相对应 (3)全民守法意味着依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