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原子组成和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 玻尔量子化轨道 现代观点:电子云 氢原子核式结构 氢原子西瓜模型 第五章 原子核 关于原子核内部信息的研究,最早来自矿物的天然放射现象。那么,人们是怎样从破解天然放射现象入手,一步步揭开了原子核秘密的呢? 新课导入 第1节 原子核的组成 关于原子核内部的信息最早来自天然放射现象。 贝克勒尔, 1852-1908,法国 1896年3月,贝克勒尔发现,与双氧铀硫酸钾盐放在一起但包在黑纸中的感光底板被感光了。他推测这可能是因为铀盐发出了某种未知的辐射。同年5月,他又发现纯铀金属板也能产生这种辐射,从而确认了天然放射性的发现。 贝克勒尔在实验室中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铀和含铀的矿物能够发出看不见的射线。这种射线可以穿透黑纸使照相底片感光 。 学习任务一 学习任务一 天然放射现象和射线的本质 1.研究方法 ⑴把放射源铀、钋或镭放入用铅做成的容器中,射线只能从容器的小孔射出,成为细细的一束。 这三种射线分别叫作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 ⑵在射线经过的空间施加磁场。 ①射线分裂成三束; ②两束在磁场中向不同的方向偏转,这说明它们是带电粒子流;且电性相反。 ③另一束在磁场中不偏转,说明它不带电。 射线的本质 如果α射线、β射线都是带电粒子流,按照图5.1-1中标出的径迹判断,它们分别带什么电荷? 如果不用磁场而用电场判断它们带电的性质,两个电极怎样放置可以使三种射线大致沿图示的方向偏转? × × × × × × × × × × × × × × × × × × × × α射线 β射线 γ射线 正电 负电 α射线 + β射线- γ射线 电场E 思考与讨论 2.三种射线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射线 ? ????射线 ? ????射线 ? 电离能力 贯穿能力 速度 本质 0.99C 光速 c ????10 ? 氦核流 高速电子流 波长极短的电磁波(光子) 射线使原子中的电子脱离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这样的过程叫作电离。射线的上述作用叫作电离作用。 由于与物质中的微粒作用时会损失自己的能量,在空气中只能前进几厘米,用一张纸就能把它挡住。(最弱) 最强 较弱 最弱 穿透能力较强,很容易穿透黑纸,也能穿透几毫米厚的铝板。(较弱) 甚至能穿透几厘米厚的铅板和几十厘米厚的混凝土(最强) 纸 铝 α射线 β射线 γ射线 铅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 成分 符号 电荷量 质量 速度 电离能力 贯穿能力 ????射线 氦原子核 24???????? +2e 4u 1/10光速 最强 最弱 ????射线 高速 电子流 ?10???? ????? 11837???? 接近光速 0.99c 较强 较强 ????射线 高能量 电磁波 (光子) ???? 0 0 光速c 最弱 最强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 成分 符号 电荷量 质量 速度 电离能力 贯穿能力 氦原子核 +2e 4u 1/10光速 最强 最弱 高速 电子流 接近光速 0.99c 较强 较强 高能量 电磁波 (光子) 0 0 光速c 最弱 最强 电离作用:射线飞行途中遇到原子并将其部分能量转移给原子 中的电子,使这个电子脱离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 α射线:最强 β射线:较弱 γ射线:最弱 电离能力: 学习任务一 [物理观念]三种射线的比较 种类 α射线 β射线 γ射线 组成 高速α粒子流 高速电子流 光子流(高频电磁波) 带电荷量 2e -e 0 质量 4mp,mp=1.67×10-27 kg m????1836 静止质量为零 速度 0.1c 接近c c 在电场或磁场中 偏转 与α射线反向偏转 不偏转 贯穿本领 最弱,用一张纸能挡住 较强,穿透几毫米厚的铝板 最强,穿透几厘米厚的铅板 电离作用 最强 较弱 最弱 种类 α射线 β射线 γ射线 组成 高速α粒子流 高速电子流 光子流(高频电磁波) 带电荷量 2e -e 0 质量 4mp,mp=1.67×10-27 kg 静止质量为零 速度 0.1c 接近c c 在电场或磁场中 偏转 与α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