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庄子二则》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1.学生通过查资料,了解《庄子》的相关知识和庄子的生平、思想,整体把握文章的大意。2.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及特殊句式,提高朗读能力。3.学生通过赏析名句和评价人物形象,感受《庄子》散文的写作特色,提高鉴赏能力。4.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深入感悟文本内容,体会作者写作意图,理解两则寓言阐述的道理,提高理解感悟能力。 【评价任务】评价任务一:能在读准字音、读对节奏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第1、3课时,指向目标2)评价任务二:能抓住关键词语疏通文意(第1、3课时,指向目标1)评价任务三:能通过品析语言,感受《庄子》散文特点。(第2、3课时,指向目标3)评价任务四:能抓住特定意象,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理解寓意。(第2课时,指向目标4)评价任务五:能复述故事情节,从辩论内容和辩手两个方面分析辩论的巧妙之处和输赢结局(第3课时,指向目标3、4)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北冥有鱼》(共3课时) 二次备课 [导入]他是一个成语故事大王,“白驹过隙、踌躇满志、望洋兴叹、大同小异、呆若木鸡、井底之蛙、得心应手、对牛弹琴、栩栩如生、越俎代庖、形如枯槁、朝三暮四……”都出自于他讲的故事,在他的笔下花鸟虫鱼都能够开口说话,大家还经常聚在一起讨论一些重大的宇宙和人生的问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听听他又讲了什么故事?说了什么哲理?课前导学检查(一)了解庄子和《庄子》(指向目标1)1.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有关庄子和《庄子》的知识2.老师明确。(1)作者介绍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宋国人,曾为漆园吏。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人并称“老庄”。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静无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2)《庄子》介绍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3)《北冥有鱼》介绍《北冥有鱼》选自《逍遥游》。《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在全书中占有特殊地位。“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悠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二)一读课文,培养语感(指向目标2)1.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对节奏。(1)字音冥míng 鲲kūn 徙x 谐xié 抟tuán 邪yé (2)节奏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其翼/若垂天之云鹏/之徙于南冥,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其远/而无所至极邪2.抽查个体朗读,抽查小组读3.全班齐读二、再读课文,疏通文意(指向目标1)1.学生默读课文,借助课下注解和工具书,自主理解字词和句意,遇有疑惑处小组合作,释疑解难。(1)重点字词怒而飞 振奋,指用力鼓动翅膀其翼若垂天之云 像;悬挂志怪者也 记载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盘旋飞翔;旋风 去以六月息者 离开;大风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深蓝色;真正的颜色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尽头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这样;罢了(2)通假字北冥有鱼 “冥”通“溟”海(3)词类活用志怪者也 形作名,怪异的事情水击三千里 名作形,在水面上南冥者,天池也 名作形,天然的(4)古今异义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古义:海水运动,这里指汹涌的海涛 今义:用船舶在海洋上运输志怪者也 古义:记载。 今义:志向。野马也 古义:游动的雾气。 今义:野生的马。南冥者,天池也 古义:天然形成的大水池。今义:高山上湖泊的名称。怒而飞 古义:奋起。 今义:生气。(5)判断句式①南冥者,天池也。……者,……也。 翻译:……是……②鲲之大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