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56617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1.2犯罪与刑罚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05-06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5次 大小:1722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七年级,下册,道德,法治,11.2,犯罪
  • cover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1.2犯罪与刑罚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用图示、表格、符号等梳理知识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下面是同学们的学习笔记,正确的是(  ) A. B. C. D. 2.2023年7月10日,河南省第十五届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表彰大会在郑州召开。受到表彰的英雄中,有人奋不顾身、挺身而出,救人于危难之时;有人一身正气、敢于亮剑,与犯罪分子殊死搏斗;有人临危不惧、大义凛然,制止危害社会的行为……向他们学习,青少年应该(  ) ①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②但求明哲保身,尽力保全自己 ③崇尚法治精神,维护公平正义④严格文明执法,依法维护他人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犯罪”。下列选项与这组词逻辑关系相同的是(  ) A.刑罚主刑附加刑 B.公民责任学生责任子女责任 C.规则道德法律 D.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 4.正当防卫,是贯穿电影《第二十条》始终的关键词,也是今年最高法、最高检工作报告的关注点。司法为勇敢撑腰,坚决捍卫“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法治精神,这表明(  ) ①见义勇为是中华传统美德,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②在案件审理中,法律会支持受伤或弱势一方的诉求 ③国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④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正义之举,保护正当防卫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2年9月,秋季新学期伊始,某校小学发生一起严重伤害学生事件,造成多名学生死亡,2名学生受伤,令人十分痛心。校园安全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面对校园暴力伤害事件,青少年应该(  ) ①奋不顾身,勇于斗争,决不退让 ②见义智为,保全自己,减少伤害 ③善于求助,依法维权,维护正义 ④从快打击,从严惩治,从重制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阅读下面的判决书,对判决书解读正确的是(  ) 判决书(摘选) 被告人陈某志犯寻衅滋事罪,抢劫罪,聚众斗殴罪,开设赌场罪,非法拘禁罪,故意伤害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24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2万元… ①被告人违反了刑法,受到了刑罚处罚②发布该判决书的国家机关是人民检察院 ③该判决书中的有期徒刑和罚金都是主刑④被告人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7.图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常用方法。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下列关于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关系,理解错误的是(  ) A.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都是违法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制裁 B.刑事违法行为就是犯罪,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C.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违反的法律不同 D.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9.高空抛物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隐患。武汉市的张某,因嫌小区楼下广场舞音乐太吵,于是往楼下扔鹅卵石,先后砸坏17辆私家车,依照刑法的相关规定,被判高空抛物罪,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由此可见(  ) A.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犯罪应是底线 B.刑法定罪量刑,违法行为都会受到刑罚处罚 C.本案例中的有期徒刑、罚金都是属于附加刑 D.刑罚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制裁方法 10.犯罪是成长路上最凶险的陷阱,下图是15岁中学生陈某的变化轨迹。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陈某之所以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都是受他人蛊惑 B.未成年人有法律的特殊保护,实施犯罪行为不要紧 C.认清犯罪危害,任何的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D.我们要从小事做起,自觉遵纪守法,远离不良行为 二、多选题 11.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就“面对非法侵害,未成年人应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