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57136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 课件(共23张PPT)

日期:2025-04-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0次 大小:737716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7课,明朝,灭亡,清朝,建立,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导入新课 明神宗在位48年,但是却有20年不上朝,长期不理朝政,致使不少重要机构无法正常运转。以致《明史·神宗本纪》中指出,“明之亡,实亡于神宗”。明武宗将政事交给宦官刘瑾处理,自己在宫中纵情享乐,还到处游玩,甚至公开抢掠民女。明熹宗爱好木工,成年累月沉迷制作木器,朝政全都交给宦官魏忠贤。魏忠贤权倾朝野,人称“九千岁”。 思考:明朝中后期政局如何?有无挽救措施?明朝又将何去何从? 明神宗(1563-1620) 七下历史第三单元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和清朝的建立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通过明末李自成起义,清中叶以来的政治腐败、故步自封和19世纪的国际局势,认识当时中国社会面临的严重危机; 1.通过填写表格,分析材料,观看视频,准确说出明朝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改革在推动社会发展上的重要作用。(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2.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地图,知道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的概况,认识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3.通过阅读教材,完善时间轴,流畅讲述满洲兴起至清朝建立的概况,知道清朝对全国的统治。(时空观念) 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 壹 任务一:通过填写表格,分析材料,观看视频,准确说出明朝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改革在推动社会发展上的重要作用。 木匠皇帝 万历怠政 嗜吃 沉迷酒色 上吊自缢 体弱 政治腐败 皇帝多沉迷享乐,重用宦官,疏于朝政; 统治集团内部钩心斗角,结党营私,纷争不已; 纵情享乐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 任务一:通过填写表格,分析材料,观看视频,准确说出明朝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改革在推动社会发展上的重要作用。 材料一:“万历四十六、四十七、四十八三年,共增赋五百二十万;崇祯三年,又加赋一百六十万两,共六百八十万,谓之辽饷。后来又加练饷、剿饷,先后共加赋一千六百七十万……明朝这个天下,自然是无从收拾了。” 材料二:明朝中期景泰至成化这几十年,王府庄田比明初增加了7.5倍,勋戚贵族庄田比明初增加4.7倍。 分析材料,思考朝政混乱的影响? ①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 ②皇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侵占民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任务一:通过填写表格,分析材料,观看视频,准确说出明朝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改革在推动社会发展上的重要作用。 张居正,湖北荆州人,12岁考中秀才16岁中举人,23岁中进士,后官至内阁首辅。面对政治混乱局面,张居正整顿吏治,赏罚分明,使得朝廷的政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明史》对他的评价是:“通识时变,勇于任事。 张居正 万历年间,顾宪成等人在无锡东林书院讲学。顾宪成撰写了“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对联,书院以此为宗旨。他们针砭时弊,提倡“实学以救世”,视“天下为已任”,体现了士人的责任和担当。 东林书院依庸堂 任务一:通过填写表格,分析材料,观看视频,准确说出明朝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改革在推动社会发展上的重要作用。 任务一:通过填写表格,分析材料,观看视频,准确说出明朝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改革在推动社会发展上的重要作用。 张居正改革 背景 措施 经济 内容: 影响: 其他 结果 明朝政治腐败,万历年间,张居正进行改革 将田赋、徭役及其他杂税合并,计入田亩,按银两收税,称为“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简化了税收手续,减少了地方官吏渔利百姓的行为,政府税收增加,取得了积极成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