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 课题2 常见的酸和碱 第十单元: 常见的酸、碱、盐 第2课时 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 1.以盐酸、硫酸为例,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酸的化学性质,并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以及能描述实验现象。 2.知道可以通过物质类别认识具体物质的性质,了解通过物质的共性和差异性认识一类物质性质的方法。 学习目标 重难点 思考:酸的化学性质有什么共性吗? 酸与指示剂的作用 镁、锌、铁等金属与酸反应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回顾:我们之前学习过哪些有酸参与的化学反应? 合作探究 【问题与预测】 实验:探究酸的化学性质 (1)结合课题1的内容,预测稀盐酸、稀硫酸能使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分别呈现什么颜色。 (2)稀盐酸和稀硫酸是否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合作探究 【实验与分析】 (1)在白色点滴板上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探究酸的化学性质 优点:节约药品,现象明显,便于对比现象 实验记录 【实验现象】 酸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后的 颜色变化 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后的颜色变化 稀盐酸 稀硫酸 变红 不变色 变红 不变色 结论: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合作探究 【实验与分析】 实验:探究酸的化学性质 (2)回忆第八单元所学的几种金属分别与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并分析这些反应的生成物有什么共同之处? 成果展示 金属 与稀盐酸反应 与稀硫酸反应 镁 锌 铁 Mg + 2HCl = MgCl2 + H2↑ Zn + 2HCl = ZnCl2 + H2↑ Zn + H2SO4 = ZnSO4 + H2↑ Mg + H2SO4 = MgSO4 + H2↑ Fe + H2SO4 = FeSO4 + H2↑ Fe + 2HCl = FeCl2 + H2↑ 结论:酸能与活泼的金属(排在H前的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生成该金属的化合物和氢气。 根据(2)的结论,请分别写出铝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思考讨论 2Al + 6HCl = 2AlCl3 + 3H2↑ 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 酸 + 金属(H前) → 金属化合物 + 氢气 置换反应 合作探究 【实验与分析】 实验:探究酸的化学性质 (3)在分别盛有稀盐酸和稀硫酸的试管中各放入生锈的铁钉,过一会儿取出铁钉,用水洗净,铁钉表面和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反应物 现象 化学方程式 铁锈+稀盐酸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铁锈+稀硫酸 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铁锈消失,铁钉变得光亮,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铁锈消失,铁钉变得光亮,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合作探究 【实验与分析】 实验:探究酸的化学性质 (3)分析: ① 以上反应的生成物有什么共同之处? ② 利用上面的反应可以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锈,除锈时能否将铁制品长时间浸在酸中?为什么? 结论: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该金属的化合物和水。 反应前后化合价不变! 不能,铁锈被除去后,酸会继续与铁反应。 Fe + H2SO4 = FeSO4 + H2↑ Fe + 2HCl = FeCl2 + H2↑ 根据(3)的结论,若将生锈的铁钉换成氧化铜粉末,又会有什么现象,并写出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思考讨论 酸 + 金属氧化物 → 金属化合物 + 水 反应物 现象 化学方程式 氧化铜+稀盐酸 氧化铜+稀硫酸 黑色固体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黑色固体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CuO + 2HCl = CuCl2 + H2O CuO + H2SO4 = CuSO4 + H2O 酸的化学通性 与指示剂反应: 1 与活泼金属反应: 2 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3 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 酸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 生成金属化合物和水 生成金属化合物和氢气 稀盐酸、稀硫酸等酸为什么会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呢? 合作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探究试验物质的导电性 如图所示,分别试验稀盐酸、稀硫酸、蒸馏水和乙醇的导电性(可以将小灯泡换成发光二极管),将结果填入表格。 稀盐酸 稀硫酸 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