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电位的测量与电位计指针偏转问题 1.膜电位的测量方法及比较 例1 (2023·A9协作体联盟)用双向灵敏电表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差的装置如图所示,箭头表示施加刺激位点,电表显示未受刺激时指针偏转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只能测出静息电位的数值 B.刺激强度越大,指针通过0刻度时的速度越大 C.增大神经纤维膜外溶液中Na+浓度,指针右偏幅度增大 D.给予适宜刺激,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同 例2 如图甲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乙是测得的膜电位变化。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中装置A测得的电位是由K+大量外流形成的,不需要消耗能量 B.图乙中BC段是膜外Na+内流引起的,不需要消耗能量 C.提高膜外Na+浓度,可使图乙中的峰值减小 D.图甲中装置B测的是动作电位,相当于图乙中的BC段 2.兴奋传导和传递过程中电位计指针偏转问题 例3 电位计连接的两个电极分别放在神经纤维膜的表面,并在图示位置给予一个足够强度的刺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电位计指针偏转1次,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递的 B.电位计指针偏转1次,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 C.电位计指针偏转2次,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递的 D.电位计指针偏转2次,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 例4 (2024·北仑中学高二期中)图甲为研究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的实验装置,两个神经元以突触联系,并连有电位计Ⅰ(电极分别在Q点的细胞内外)、Ⅱ(电极分别在R、S点细胞外侧),给予P点适宜刺激后,电位计Ⅰ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电位计Ⅰ和Ⅱ的指针偏转次数相同 B.①→②电位变化对应Q点的兴奋 C.电位计Ⅰ记录到②处电位值时,Q处膜内Na+浓度可能高于膜外 D.电位计Ⅱ记录到的电位变化波形与图乙类似 微专题2 膜电位的测量与电位计指针偏转问题 例1 C [该装置可测出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数值,A错误;动作电位的峰值不随有效刺激的强度增大而改变,因此指针通过0刻度的速度不改变,B错误;膜外Na+浓度增大,动作电位峰值变大,因此指针右偏幅度增大,C正确;给予适宜刺激,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一致,D错误。] 例2 C [图甲中装置A测得的电位是静息电位,是由K+大量外流形成的,属于易化扩散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A正确;图乙中BC段是膜外Na+大量内流引起的,属于易化扩散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Na+内流,若提高膜外Na+浓度,可使图乙中的峰值增大,C错误;图甲中装置B测得的电位是膜外为负电位、膜内为正电位的动作电位,相当于图乙中的BC段,D正确。] 例3 D [若电位计指针偏转1次,说明兴奋只传导到了一侧的电极,这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不符,A、B错误;若电位计指针偏转2次,说明兴奋传导到了两侧的电极,可说明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C错误,D正确。] 例4 C [给予P点适宜刺激,产生兴奋,当兴奋传导至Q点时,膜电位由外正内负转变为外负内正,电位计Ⅰ指针向右偏转一次;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突触前膜到突触后膜,故兴奋只能传至R点,不能传至S点,当兴奋传导至R点时,R点膜电位由外正内负转变为外负内正,电位计Ⅱ指针偏转一次;电位计Ⅱ记录到的波形只有一个,与图乙类似,A、D正确。①→②电位变化表示神经纤维某一点由静息电位到动作电位的过程,对应Q点的兴奋,B正确。电位计Ⅰ记录到②处电位值时,Q处膜内Na+浓度低于膜外,C错误。](
课件网) 1.膜电位的测量方法及比较 例1 (2023·A9协作体联盟)用双向灵敏电表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差的装置如图所示,箭头表示施加刺激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