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历史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759502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日期:2025-04-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5次
大小:2288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张
18课
,
科技
,
文化
,
成就
,
教学设计
,
--2024-2025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一 课标要求 ①了解以钱学森、邓稼先等为代表的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事迹;②认识这一时期取得的科技等成就及其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 二 素养目标 ①历史解释:知道“两弹一星”中“两弹”“一星”的内涵,了解“双百”方针,认识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屠呦呦等优秀科学家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的贡献。 ②史料实证: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新中国取得巨大科技成就的原因,认识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 ③家国情怀:知道“两弹一星”精神,学习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学家呕心沥血、淡泊名利、奋力开拓的精神品质,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坚定文化自信,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重点:“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籼型杂交水稻和青蒿素培育推广的意义;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难点: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 播放视频:“天宫课堂”。 教师:2022年10月12日16时01分,“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新晋“太空教师”陈冬、刘洋、蔡旭哲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视频看完后同学们有何感想? 学生自由讨论。 教师:“天宫课堂”是为发挥中国空间站的综合效益,推出的首个太空科普教育品牌。讲台设在无垠太空,教室则在神州大地,天地遥遥相隔,但师生互动自如,仿佛置身同一教室。这看似简单的互动背后,是我国航天技术实力的真实展现。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一)“两弹一星” 1.教师讲述:“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随着中子弹等核武器的相继诞生,原子弹逐渐演变为核武器的合称,即核弹;另一弹是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2.知识补充:核弹、导弹。 核弹是指利用爆炸性核反应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对目标造成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导弹摧毁目标的弹头,装普通炸药的称为常规导弹;装核弹的称核导弹。其中,核弹是国力强大的表现和底蕴威慑。 3.展示材料: 材料一:1950年11月30日,美国合众社报道,杜鲁门总统说:“他已考虑同朝鲜战场有联系的原子弹问题。”……1953年初,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下令将携带核弹头的导弹秘密运到日本的冲绳岛,为向中国发射核导弹而做准备。 ———唐国东《翱翔太空:中国载人航天之路》 材料二: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 材料三:如果(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1988年) 教师提问:中国为何要下决心研制“两弹一星”? 提示:“两弹一星”铸就了我国的核盾牌,奠定了我国国防安全体系的基石。新中国成立后,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全面的封锁和打压,多次对我国实施核威胁。“两弹一星”为我国战略核力量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装备保障,促进了我国战略威慑体系的形成。“两弹一星”深刻影响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塑造了中国崭新的大国形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我国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改观,使得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苏三角关系的形成、与美国等大国关系正常化等一系列重大外交进展得以实现。 4.教师提问:我国国防科技具体有何成就? 时间轴呈现: 教师讲述:中国要有话语权,要有国际竞争力,就必须拥有“两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2025年中考历史专题练习: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2025-04-25)
2025年中考历史专题历史中考开卷考试应试策略(2025-04-25)
2025年中考历史专题练习:近代列强的侵略及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2025-04-25)
2025年中考历史专题练习:美国问题和中美关系(2025-04-25)
2025年中考历史专题练习:俄国问题与中俄关系(2025-04-25)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