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绥德高级中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 生物试卷 试卷分值: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丈夫的母亲患白化病,妻子的父亲患红绿色盲,母亲患白化病。这对夫妇 生育一患遗传病孩子的概率是() A.1/16 B.1/4 C.7/16 D.9/16 2.香豌豆的花色有紫花和白花两种表型,显性基因C和P同时存在时开紫花。两个纯合白花品种 杂交,F1开紫花,F1自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花:白花=9:7。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两个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ccPP和CCpp B.F2中白花的基因型有5种 C.F2紫花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9 D.F测交结果后代紫花与白花的比例为1:1 3.烟草花叶病毒(TMV)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组成,将TMV变种X的蛋白质外壳和变种Y的核 酸组成新病毒,感染烟草后可以得到大量病毒,这些病毒为() A.变种Y B.变种X蛋白质外壳包裹变种Y核酸的病毒 C.变种X D.变种Y蛋白质外壳包裹变种X核酸的病毒 4.下图是同种生物4个个体的细胞示意图,其中等位基因A和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等位基因B 和b控制另一对相对性状,则下列哪两个图代表的生物个体杂交可得到4种表型、6种基因型的子 代个体() 图1 图2 图3 图4 A.图1、图4 B.图1、图3 C.图2、图3 D.图3、图4 5.图甲是细胞分裂时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乙和图丙表示某个体的细胞分裂图像。 每条染色体DNA含量 时期 丙 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的BC段可能发生四分体中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 B.图甲中发生CD段变化的原因是在纺锤体的牵引下,着丝粒一分为二 C.图乙和图丙的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对数分别为4对和2对 D.图丙的细胞可能是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 试卷第1页,共8页 6.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 B.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是广泛存在的,并且对生物自身大多是有害的 D,基因重组是生物体遗传变异的主要方式之一,可产生新的基因 7.某种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如图为该遗传病的系谱图,其中3号不携带致病基因,B超检 测出7号为双胎妊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患病女性 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患病男性 B.5号与正常男性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是25% ○正常女性 R 口正常男性 C.B超检查可诊断出胎儿是否携带致病基因 D.若图中“?”是龙凤胎,两者都正常的概率为25% 8.关于低温诱导洋葱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装片的步骤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用一定质量浓度的甲紫溶液可以使染色体着色 C.用卡诺氏液处理经低温诱导的根尖可使细胞分离 D.显微镜下可看到所有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了改变 9.某家系中甲病和乙病的遗传系谱图如图所示,且Ⅱ-4无致病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正常男女 目甲病男女 画 乙病男性 两病皆患男性 A.I-2和-2的基因型相同 B.I-1和Ⅱ-1的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C,Ⅲ-3与正常男性婚配后生育患甲、乙两种病孩子的概率为1/16 D.Ⅲ-2与正常女性婚配,生育正常女儿的概率为1/4 10.某一链状双链DNA分子中,己已知一条链上A:T:G:C-4:3:2:1,则下列有关该DNA分 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单链或互补链上的嘌吟数=嘧啶数 B.在该DNA分子中,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数量各占1/4 C.该DNA分子中所有的脱氧核苷酸都属于基因 D.若该DNA分子有1000个碱基对,则该链的互补链上有200个胞嘧啶 11.在某种昆虫雄性个体的细胞中,MSL复合蛋白可特异性导致X染色体上的蛋白质乙酰化,使X 染色体结构变得更加松散,同时促使RNA聚合酶“富集”,引起雄性个体X染色体上基因的表达水 平提高。根据上述信息能得出的结论是() A.MSL复合蛋白促进了常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