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物质的转化与推断 一、思路方法 1.判断物质间转化关键 (1)要熟悉环节中每种物质的化学性质; (2)查看每个环节的反应条件是否准确; (3)检查有无特殊情况,如CO2→O2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 (4)回忆书本隐含的反应,如Ca(OH)2→NaOH、H2O2→H2O的转化就隐含在书本的实验中。 2.物质推断的一般思路 (1)阅读试题:从试题文字叙述中标出相关信息,特别是多次提到的物质,作为重点关注。 (2)寻找突破口:从物质的颜色、俗名、用途、元素质量比、用途、物质的状态、物质的分类、特殊反应条件、元素或物质之最 (3)综合分析:结合文字叙述和框图,通过顺藤摸瓜确定其他物质,若存在多种可能,先假设,再求证。 (4)做出判断:根据题干中信息,结合该物质与周边其他物质间的关系,通过缜密思考,做出筛选,最终确定物质。 (5)代入检查:将推断结果,代入框图,检查是否符合题目的每一个要求,最后确认,按题目要求写出答案。 3.物质推断的一般方法 (1)顺推法:通常以题首为突破口,按照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间的相互反应为依托逐步深入下去,直至顺利解题。 (2)逆推法:通常以题给的结论或实验现象为突破口,从题尾入手依次向前逆推,从而获得问题的答案。 (3)分层法:将整个推断过程分层进行,先得出每层的结论,再统摄整理。 (4)剥离法:根据已知条件把推断过程中存在的有明显特征的未知物质先剥离出来,再将其作为已知条件来逐个推断其他物质。 二、解题步骤 物质推断的一般步骤: 1.标注有效信息:推断题的信息点大多存在于题干之中(有些题目部分信息存在于问题中)。解题前一定要将信息读到看准,做到心中有数,并将重要信息在框图相应位置做好简明标注。 2.明确物质关系:短线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反应;箭头表示前者能转化成后者;双向箭头表示两种物质间能相互转化。 3.一点击破,顺逆推断: 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及结构特征)并以此为突破口,然后顺向或逆向或由两边向中间推断,顺藤摸瓜,最终推出答案。 4.提出假设,讨论推断:在分析题目所给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假设后进行反复验证,逐步缩小范围,排除不合题意的结论。 5.关注重复字母:重复出现的字母一旦明确身份,在框图上一定要一次全部标出。 6.落实最后检查:推断结果全部出炉,可将各物质对号入座。若物质特征及相互关系均严丝合缝,推导结果肯定完全正确。否则,找准症结,重新思考,直至得出正确答案。 三、解题模型 类型1 碳的反应关系图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类型2二氧化碳的反应关系图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类型3水的反应关系图 ① ; ② ; ③ ; ④ ; 类型4铁的相关物质转化关系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类型5铜的相关物质转化关系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题型01物质的转化 1.(2025·广西南宁·一模)下列转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 B. C. D. 2.(2025·江苏扬州·一模)CH4在O2中燃烧生成CO2和H2O,其转化可表示为。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实现的是 A.NaOH溶液NaCl溶液 B.稀盐酸H2 C. D. 题型02文字叙述型推断 1.(2025·江苏南京·中考真题)图中A~K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A、F、G、I、J、K的物质类别相同,只有B、D、E、F、J、K由两种元素组成,A由四种元素组成且可以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J是重要的调味品,K可用作干燥剂。图中“表示两端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J 。 (2)写出F→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