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61536

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压轴题 跨学科实践(解析版)

日期:2025-04-19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39次 大小:160225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压轴,跨学科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跨学科实践 中考化学中“跨学科实践”的考点主要结合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的视角,强调学科融合与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以下是常见的跨学科实践考点及题型分析: 一.物质性质与能量变化 1.燃料燃烧(如氢气、甲烷)的热值计算,结合能量转化(化学能→热能) ·电池反应(如干电池、锂电池)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例题:解释电动车电池工作时涉及的化学与物理变化。 2.物质状态变化与热学 干冰升华制冷(吸热)、水蒸发吸热等物理现象与化学物质性质结合。 例题:分析灭火器中干冰灭火的物理和化学原理。 二、化学与生物的结合 1.生命活动中的化学反应 ·光合作用(CO,→0)、呼吸作用(葡萄糖分解)中的气体变化。 ·人体内酶的作用(如胃蛋白酶与酸碱环境)。例题:解释剧烈运动后肌肉酸痛的化学原因(乳酸积累) 2.环境与生态问题 ·酸雨(SO,、NOx)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化肥(氮、磷、钾)使用与土壤酸碱性的关系。例题:设计实验验证酸雨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三、化学与地理的结合 1.自然资源与化学应用 ·金属矿物(如赤铁矿、铝土矿)的分布与摈售冶炼。 ·海水淡化技术(蒸馏、膜分离)与水资源保护。 2.大气环境问题 温室效应(CO、CH)臭氧层空洞(氟利昂)的成因与防治。例题:分析“碳中和”目标中化学技术的应用(如碳捕获、新能源)。 四、化学与数学的结合 1.计算题与数据分析 ·化学方程式计算(质量守恒、溶液浓度)。 ·实验数据的图表分析(如反应速率曲线、pH变化趋势)。 例题:根据溶解度曲线计算某温度下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统计与概率 实验数据的误差分析(如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五、化学与工程技术的结合 1.鏌纵材料科学与技术 ·合成合金的性质(如不锈钢耐腐蚀)、材料(塑料、纤维)的应用, ·工业流程(如合成氨、炼铁高炉)中的化学反应与设备设计。 2.能源技术 氢能源的制备与储存(电解水、金属储氢)。例题:对比化石燃料与新能源的优缺点 六﹑实验设计与科学探究 1.跨学科实验设计 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温度、催化剂)时,结合物理测量(温度计)和生物酶活性。 设计净水装置(物理过滤、化学消毒生物降解结合) 2.项目式学习 ·案例:调查社区垃圾分类情况,分析可回收物(如塑料、金属)的化学处理方式。 七、社会热点与实际问题 1.碳中和与新能源 ·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光伏发电材料(硅半导体)。 2.疫情防控中的化学 消毒剂(如84消毒液、酒精)的成分与反应原理。 ·口罩材料(熔喷布、静电吸附)的化学 题型01 物质性质与能量变化 1.(2025·江苏常州·一模)下列变化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燃烧 B.湿衣晾干 C.石油分馏 D.干冰升华 2.(2025·河南安阳·模拟预测)2025年2月第九届亚冬会在哈尔滨举行,漫天飞雪中亚冬会火炬熊熊燃烧,象征光明、团结和温暖。 (一)初识“燃烧” (1)为探究燃烧的条件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滴加过氧化氢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可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二)了解“燃烧”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用火历史,火的利用促进燃料的发展,家用燃料变迁图如下: (2)天然气是目前城镇居民家庭主要用到的燃料,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氢气被誉为未来的理想燃料,写出氢能的优点 (写出一条即可)。 (三)调控“燃烧” (4)2025年2月11日,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八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02组卫星。该火箭采用液氧液氢推进剂,发动机(运行简示图如图)可通过调控阀门调整动力。火箭升空时,为增大动力,应对阀门进行的操作是 。 (四)解决“燃烧”带来的问题 化石能源燃烧时产生的一些物质会对空气和气候造成一定影响,如燃烧产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