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62746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一 古诗阅读 课件(共164张PPT)+学案

日期:2025-05-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45次 大小:5134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古诗,阅读
    (课件网)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 专题一 古诗阅读 古诗常见意象 考点一 分析意象 类别 意象的情感或意义 自然 景观类 夕阳、暮色:失落凄凉、漂泊之苦、苍茫沉郁、思乡怀古。 月:思乡念亲、悲欢离合、时光流逝。 白云、青山、空山:自由不羁、淡泊名利、漂泊不定。 冰雪:心志忠贞、品格高尚。 流水:时光易逝、怀古思念、爱恨情长。 烽火、烽烟:战争。 雨:应时润物、安静祥和,孤独愁苦、漂泊沦落。 秋:万物凋零、思乡怀人、心胸壮阔。 类别 意象的情感或意义 树木 花草类 松柏:孤直顽强、坚贞不屈、正气凛然。 竹:坚贞高洁、正直谦虚。 花:杨花象征飘零、离散,梅花象征高洁傲岸、不屈不挠、不畏权贵、敢为人先,菊象征高洁、隐逸、脱俗,桃花象征美女容颜,牡丹象征高贵、富贵。 枯藤老树:游子思乡、漂泊之苦。 柳(折杨柳):惜别、留恋、伤感。 浮萍、蓬草:飘零、孤苦、离别羁旅。 梧桐:悲秋、孤独、失意。 落红(落花):无私奉献、生命短暂、惜春伤时、青春易逝、人生无常。 芭蕉:愁苦。 类别 意象的情感或意义 动物鸟兽类 昏鸦(乌鸦):思乡、漂泊之苦、衰败、荒凉、不祥。 鸿雁、青鸟:传情、思乡怀亲,羁旅伤感。 雎鸠:爱情。 子规(杜鹃)、猿:凄凉、哀伤、忧愁、忧思。 春蚕:忠贞、奉献。 燕子:象征春天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象征爱情;寄托时事变迁,人事代谢。 蝉:志行高洁。 类别 意象的情感或意义 器物类 羌笛(羌管)、芦管、竹管:戍边、哀怨、思乡。 喇叭:狐假虎威、虚张声势。 琴:平静淡泊、超然物外。 笙:美好追求、生不逢时。 场所类 古迹:怀古伤今。 长亭:送别之悲。 宫阙: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关山:思乡念人。 类别 意象的情感或意义 行 为 类 (吹)笛、箫、笙: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 饮酒:多传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登高、凭栏:多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悲伤与激情。 乘舟:传达离愁别绪、游子思乡、羁旅漂泊之苦。 1.(2024·济宁中考)阅读诗词要注意积累意象,下列诗句借“月”抒发的情感与本词不同的一项是(  ) 2.(2023·潍坊中考)请简要分析“虫”和“雁”两个意象在表达思乡情感方面的作用。 3.(2023·烟台中考)请根据下列诗句,探究“鸦”这一意象在古诗词中寄托的情感。 [考点溯源]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描写“杨花”“子规”两样景物起笔,从全诗看,有什么用意?(七上课后“思考探究”) [答案] 诗人选取这两个景物,一是取其季节的意义,表明事情发生的时令;二是取其形象意义,即二者都是有形之物,给读者以画面感;三是取其象征意义,杨花飘忽不定,行游无踪,暗喻征人前途命运未卜,借用子规常鸣“不如归去”,来关怀跋山涉水、远走他乡的友人王昌龄,希望他早日归来。 2.《水调歌头》这首词句句扣住“月”来写,情感多次起伏变化,在抑扬之间反复转换,有很强的感染力。有感情地朗读,结合具体词句,梳理作者情感的变化轨迹,说说其中表达了他对人生怎样的思考。(九上课后“思考探究”) [答案] 词以问月开篇,情感高亢激昂,具有诗性宇宙的意识;接下来写“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想象丰富,情感浪漫而又有近乎幽默的别趣;“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抒情热烈,情感也转为通达、豪放;下片开头写月光的流转,引出第二次问月,情感幽深绵长;“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 圆缺,此事古难全”转而为议论,情感变为通透、豁达;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仰天长叹,代替世人发出美好的祝愿,感情热烈而奔放。词人由对明月的发问,到对仙境的向往,又归回对人间的留恋。继而将人世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