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63167

上海市闵行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日期:2025-04-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1次 大小:16357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上海市,考试,答案,版无,图片,试卷
  • cover
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六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5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积累与运用(6分) 1.下列词语中,注音或字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娴熟(xin) 万象更新(geng) 栗子 通霄 B.搅和(hè) 背面獠牙(1iáo) 脱僵 敦厚 C.吞噬(sh1) 大匙大匙(ch1) 朴实 沸腾 D.浓稠(ch6u) 悬灯结彩(xin) 唾沫 蜡月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r A.土豆和红薯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农作物。 B.在知识的海洋里,你可以随心所欲地遨游。 C.在高低杠比赛中,李翔的单臂大回环做得近乎完美,堪称这一高难度动作的开山 龄 鼻祖。 D.学校的礼堂里悬灯结彩,迎接蛇年新春的到来。 3.古人对于年龄的说法,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13-14岁:豆蔻年华 B.20岁:弱冠之年 C.40岁:而立之年 D.60岁:花甲之年 二、古诗文阅读(18分) (-)默写(6分) 4.终日不成章, (《超迢牵牛星》) 女 流响出疏桐。(虞世南《蝉》) 6. 春城无处不飞花, (韩翃《寒食》) 7. 快走踏清秋。(李贺《马诗》) 《十五夜望月》中,借望月表达自己思亲之愁的诗句是 六年级语文第1页共8页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9-10题(4分)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9,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 (人名)。(2分)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诗是一首题画诗,题于作者自己的《竹石图》上。 B.一个“咬”字使竹人格化,是个主动的,需要付出力量的动作。 C.“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 D.本诗借物抒情,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著的品质。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8分) 【甲】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 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 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乙】 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关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 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 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关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 “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皆如 之。故圣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丙】 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宙,每日昧爽,辄执 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泊①北归,窗下石上,双跌之迹隐 然,至今犹存。 注:①谪(2hé):被贬官。②寓:居住。③味爽:破晓。④泊(j1):到。⑤肤(f0):脚。 11.下列加点字“之”用法与“通国之善弈者也”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虽与之俱学 B.双趺之迹隐然 C.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 D.惟弈秋之为听 六年级语文第2页共8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