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64564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课件(31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日期:2025-04-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3次 大小:61996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31张,历史,八年级,统编,学年,-2024-2025
  • cover
(课件网)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中国1952年GDP 679亿元 中国2020年GDP 1015986亿元 课堂导入 中国目前已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形成了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中国的钢铁、汽车、工程机械、电解铝、家用电器等220种工业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还占据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地位。此外,高速铁路营运总里程达 3.8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超过15.5万公里,5G终端连接数已超过 2亿,均居世界第一。 这奇迹般的“中国速度”是从何时起步的? 开国大典上的旗杆须高达30米,才能和天安门城楼形成完美的比例。而当时中国根本没有能力生产出这么长的钢管。最后,在北京自来水厂的车间,找到直径大小不一的钢管,套起来焊接,但只能做到22.5米,再长就不能保持旗杆的稳定性了。 参加开国大典的外国记者惊呼“中共一夜之间有了自己的空军”。其实老外哪里知道,这17架飞机是我们全部家底,为了让飞机看起来多一点,宁愿冒着危险,让飞行员们飞过去之后绕一圈再飞一次。而这些飞机都是从国民党手里夺来的。性能本来就已经不太好,再加上缺少零件,飞机的安全是无法百分之百被保证的,飞行员要签“生死状”。 面对新中国成立时的工业现状,毛泽东曾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思考: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学习目标 1.知道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基本任务。 2.掌握“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3.掌握1954年召开的第一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颁布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自学导航 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工业状况怎样? 2.国家为什么要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2.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是什么? 3.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哪些建设成就? 4.第一个五年计划何时开始,又何时结束?结果如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何时何地召开?会议有哪些具体内容? 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是什么,宪法有哪些规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7.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建设) 1.背景: 上面表格反映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 全国总产量 人均占有量 国民收入 358亿元 66元 粮食 1.1亿吨 209公斤 钢 15.8万吨 0.29公斤 国民党逃跑时掠走的金银 黄金 277万两 白银 1520万元 美钞 1537万元 ①工农业生产遭到破坏,物资紧缺,国民经济已经濒于崩溃。 ②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搜刮,以及多年战争的破坏。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建设) 1.背景: 产品 1952年产量 比1949年增加 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 粮 1.639亿吨 49% 9.3% 棉 130.4万吨 193% 53% 钢 135万吨 754% 46.2% 煤 6649万吨 105% 7.4% 发电 72.6亿千瓦时 68.1% 21.9% 原油 44万吨 272% 表一:1952年我国主要产品产量表 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表一反映了什么问题?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建设) 1.背景: 表二: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比较 人均 中国 1952年产量 印度 1950年产量 美国 1950年产量 钢产量 2.37公斤 4公斤 538.3公斤 发电量 2.76千瓦 10.9千瓦 2949千瓦 钢产量 (人均) 发电量 (人均) 2.37公斤 2.76千瓦时 中国 钢产量 (人均) 发电量 (人均) 4公斤 10.9千瓦时 印度 钢产量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