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64967

古诗词诵读《游园皂罗袍》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04-2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0次 大小:372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古诗词,2024-2025,必修,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古诗词诵读《游园 皂罗袍》练习 一、古代诗歌阅读 1.下列对这支曲子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曲词开头写姹紫嫣红的美好景色都给了断井颓垣观赏,由物及人,一种自怜的情绪从杜丽娘的心头油然升起。 B.“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突出了良辰美景与赏心乐事之间的矛盾,指出了杜丽娘黯然的心情与艳丽春光间的不和谐。 C.“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一句是说,封建家长们把这美好的春光看得太卑贱了。 D.此曲表现了杜丽娘游园恨晚、青春寂寞的悔怨,进而控诉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观念对少女青春的无情摧残。 请阅读这首曲子,完成小题。 游园 (明)汤显祖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2.下列对该曲内容的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这支曲子借姹紫嫣红的无人赏识,良辰美景在无可奈何中虚度,引起人们对美好青春被扼杀的深悲与共鸣。 B.“红”与“紫”,描绘出鲜花盛开时百媚千娇的美,这是一“喜”;而这样的美景却“都付与断井颓垣”,这是一“怨”。这一“喜”一“怨”,表现了杜丽娘对封建礼教的不满。 C.“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是对丽娘乘坐画船游玩时所见的园中春景的描写,表现了丽娘生活的无聊与苦闷。 D.“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是对绚烂春景的惊讶与赞叹,也是对辜负美好春光的遗憾,更是对美好青春无人赏识无人陪伴的深沉的哀怨。 3.下列对该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是融情于景的感叹,杜丽娘把万般愁绪、满腹哀怨融入“良辰美景”和“赏心乐事”之中。 B.在这段唱词中,从喜乐到苦痛的情绪流变紧扣从浓艳实景向残败虚景的转变,景现而情发,情入而景犹存。 C.这首曲词情深意远,有客观描绘,有主观抒情,情与景水乳交融,是历来传诵的借景抒情、富于诗情画意的名曲。 D.这段唱词雅丽浓艳而不失蕴藉,情真意切,随景摇荡,充分地展示了杜丽娘在游园时的情绪流转,体现出情、景、戏、思一体化的特点。 4.下列诗句与“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运用的手法不同的是( ) A.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B.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C.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D.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阅读下面这首曲词,完成各题。 游园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汤显祖《牡丹亭》) 5.下列对这首曲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原来”二字写出杜丽娘见到满园春色时的惊讶,说明她久未涉迹此地。 B.三、四两句突破常人对“良辰美景”“赏心乐事”的感受,产生强烈的反差。 C.第五至八句融情于景,以杜丽娘游园所见的美好春色反衬她细腻的少女情思。 D.曲词语言雅丽浓艳而不失蕴藉,又融入“似这般”等口语词,富有生活气息。 6.正值青春年华的杜丽娘自称“锦屏人”,结合曲词分析这一自称背后丰富的情感意蕴。 阅读下面的曲子,回答问题。 游园(选段) 【步步娇】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①,没揣②菱花③,偷人半面,迤逗④的彩云偏。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注】①花钿:古代妇女两边的装饰物。②没揣:没料到。③菱花:镜子的代称。④迤逗:挑逗。 7.下列对这段曲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晴丝”语意双关,既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