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65358

第5课 三大改造-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日期:2025-04-2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1次 大小:9662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4,历史,八年级,统编,学年,2025
  • cover
2.5 三大改造 教学设计 课题 第5课 三大改造 课型 新 授 核心 素养 1. 认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和形式,完成的时间及历史意义,明确三大改造的必要性。(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2. 了解农业,手工业及相关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期间的情况,在搜索资料和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掌握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培养,分析,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3. 体会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改造的探索和创新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贡献,激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热情,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志向和信心。(家国情怀) 重点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难点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 教法 启发式、探究式、讲授法、图示法、问题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创设情境法 教学 资源 课件 思维导图(板书设计) 教学方法、过程及时间分配 学习方法及过程 【课前预习检查】 回忆提问: 土地改革的影响? 【导入新课】 土地改革后,农民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土地,他们满怀希望地耕种。但是短短几年后,农民们却自愿交出土地,加入合作社集体劳动。 【探究新课】 观察图片,思考“为什么农民刚分到土地不久,就选择把土地交给集体?” 过渡:“如果你的爷爷奶奶经历过那个年代,你觉得他们会如何描述这种变化?不仅是农业,当时的手工业、工商业也面临类似问题。国家如何通过‘三大改造’实现‘社会主义大厦’的奠基?今天我们一起揭开这段历史的面纱。 目标一: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任务一:解释“三大改造” “三”指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改造”指社会主义改造(即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任务二:通过阅读材料,结合课本分析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到了土地,为何还要进行改造? “分散的小农经济,像一盘散沙……土地分割成豆腐块,耕牛农具各顾各,浇地排水你争我抢,如何能提高产量?一家一户打井修渠,既没钱也没力,旱涝灾害一来,只能听天由命。”———1953年《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 1952年土改结束后,在对山西省49个村的农民调查中发现,农民刚获得的718公顷土地被出卖;山西2486个农户中,有20户放高利贷,月利率最高达10%,1953年湖南、湖北、江西农村调查发现,靠租种他人土地生活的贫农占农村总户数18.69%。 任务三:通过阅读课本,完成农业改造表格填写 时间方式目的高潮经过结果意义 任务四:观察图片,了解各阶段的特点 任务五:阅读材料,分析走合作化道路的优点; 任务六:思考:农业生产合作社与土地改革后的农民生产经营方式有何本质区别? 任务七:探究手工业改造与农业改造有何异同? 背景形式结果实质农业手工业 目标二:公私合营 任务一:通过情景再现,回答下列问题: 李老汉的烦恼:他在上海水泥厂当工人的儿子来信说,虽然解放了但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依然存在。“爹,咱的合作社今年又丰收了吧!可儿子在上海水泥厂过得还很郁闷!这水泥厂解放前是一个资本家开的工厂,当时最高产量还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现在都解放了,我们的劳动条件还很差,资本家还经常打骂和开除工人;水泥厂赚的钱也大都被资本家装进了腰包,我们的工资少得可怜。” 1.解放后,资本家凭什么还能剥削工人呢? 2.怎样才能帮助李老汉的儿子消灭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压迫? 3.那用什么手段才能实现把资本家的工厂收归国有呢? 任务二:通过阅读课本,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表格的填写 原因目的时间形式政策结果 任务三:解释公私何营中“公”指什么?“私”指什么?怎样实行“公私合营”? 任务四:观察图片,分析公私合营的利弊。理解和平过渡的历史意义。强调赎买政策是“中国社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