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 第4课 穹顶漫藻井 教材版本 岭南美版(2024) 学段 2024 - 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 课型 新课 计划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主备人 编写时间 2025年 4月7日 学科备课组 适用年级 七年级 教学内容分析 1. 本课地位:“穹顶漫藻井”是岭南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千年梦敦煌”中的第4课内容。本单元以敦煌文化为主题,而本课聚焦于敦煌藻井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敦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敦煌藻井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进一步感受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为学生全面认识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奠定基础。 2. 内容分析:本框内容主要涵盖了敦煌藻井的起源、发展、艺术特点以及制作方法等方面。首先介绍了敦煌藻井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其在不同时期的演变;接着详细阐述了藻井的图案构成、色彩运用等艺术特点;最后引导学生学习藻井图案的绘制方法,尝试进行简单的藻井图案创作。根据新课标要求,通过本框学习能够让学生了解敦煌藻井这一传统文化艺术形式,掌握相关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理解、审美感知与艺术表现素养,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情分析 1. 心智特征:本课内容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其身心发展正处于从儿童向青少年过渡的阶段,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他们的形象思维较为活跃,具有一定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发展。从初中生实际生活经验来看,他们可能对敦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敦煌藻井这一具体的艺术形式可能接触较少。因此,需要选用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和素材,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深入探究敦煌藻井的艺术魅力。 2. 认知结构: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阶段,他们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不够系统和深入。在面对敦煌藻井这样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品时,可能会感到陌生和困惑。他们对于图案的构成、色彩的搭配等美术要素的理解还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缺乏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鉴赏的能力。通过本框内容的学习,帮助初中生提高对敦煌藻井的认知和理解,掌握相关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了解敦煌藻井的起源、发展和文化背景,熟悉藻井的基本图案构成和色彩特点。 2. 掌握藻井图案的绘制方法和技巧,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简单的藻井图案作品。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意识。 【核心素养】 1. 审美感知:通过欣赏敦煌藻井的艺术作品,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2. 艺术表现:让学生在学习藻井图案绘制方法的过程中,锻炼他们的绘画技能和艺术表现能力,能够用艺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3. 文化理解:深入了解敦煌藻井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了解敦煌藻井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掌握藻井图案的绘制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敦煌藻井的艺术风格,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具有一定艺术水平和文化内涵的藻井图案作品。 学法指导 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与教师讲授法相结合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平台、绘画工具(画笔、颜料、画纸等)、敦煌藻井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课题 展示一段关于敦煌莫高窟的视频,视频中重点展示敦煌洞窟内精美的藻井图案,同时播放一段悠扬的古典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