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分值:100分) 选择题1~10题,每小题7分,共70分,11~13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合计100分。 基础对点练 题组一 伽利略理想实验 1.(多选)伽利略在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时成功地设计了理想实验。下面关于理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理想实验是建立在经验事实基础上的合乎逻辑的科学推断 理想实验完全是逻辑思维的结果,不需要经过客观事实的检验 理想实验抓住了客观事实的主要因素,忽略了次要因素,从而更深刻地揭示自然规律 理想实验所提出的设想是不合乎实际的,因此得出的结论是脱离实际的、不可靠的 2.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和“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研究,开创了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重要科学研究方法。图(a)、(b)分别表示这两项研究中实验和逻辑推理的过程,对这两项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a)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合理外推得出小球在斜面上做匀变速运动 图(a)中先在倾角较小的斜面上进行实验,可“冲淡”重力,使时间测量更容易 图(b)中完全没有摩擦阻力的斜面是实际存在的,实验可实际完成 图(b)的实验为“理想实验”,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题组二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3.东汉王充在《论衡·状留篇》中记述了球的运动:“圆物投之于地,东西南北,无之不可;策杖叩动,才微辄停”。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力是决定物体运动方向的原因 力是改变物体位置的原因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2024·河南省平顶山市期末)关于力与物体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只要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物体,必然受到外力的作用 在地面上滑行的物体之所以能停下来,是因为没有外力来维持它的运动状态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就一定会运动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消失以后,物体运动的速度会不断减小 题组三 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5.(2024·江苏徐州月考)一辆满载钢材的货车在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钢材向前冲出,瞬间将驾驶室铲平,钢材具有较大惯性的原因是 ( ) 汽车速度过快 汽车紧急刹车 钢材质量过大 路面过于湿滑 6.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利用惯性现象的是 ( ) 用手拍打衣服上的灰尘 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 运动员采用助跑跳远 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刹车闸 7.小明同学放学回家的路上,脚被石块绊了一下,身子向前跌倒;过了一会儿不小心脚踩到一块西瓜皮,身子向后摔倒。对这两种情景,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 二者脚的运动状态都改变,而上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二者上半身的运动状态都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前者上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后者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前者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后者上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综合提升练 8.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一个同学看见某人在推原来静止的小车,但没推动,于是他说,这是因为惯性太大的缘故 已知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所以,将一个物体从地球移到月球,其惯性变为原来的 掷出的铅球速度不大,所以惯性很小,可以用手去接 相同的车辆,速度大的比速度小的难停下来,是因为速度大的车状态变化大 9.一碗水置于火车车厢内的水平桌面上。当火车向右做匀减速运动时,水面形状接近于图 ( ) A B C D 10.如图所示,一个盛水的容器固定在一辆小车上,在容器中分别悬挂和拴住一只铁球和一只乒乓球,容器中水和铁球、乒乓球都处于静止状态,当容器随小车突然向右运动时,两球的运动状况是(以小车为参考系) ( ) 铁球向左,乒乓球向右 铁球向右,乒乓球向左 铁球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