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68061

第9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课件(共15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日期:2025-04-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7次 大小:165318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15张,历史,七年级,统编,学年,2024-2025
  • cover
(课件网) 第9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知识回顾 问 题 串 1.北宋的建立者是谁?事件? 2.宋太祖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的典故是什么? 3.宋太祖设置什么来分散知州权力? 设置什么将地方财富收归中央? 4.北宋崇文抑武政策实施的原因是什么?措施有哪两条? 5.如何评价北宋崇文抑武的政策? 6.北宋时期著名的变法是哪次?结果如何? 2022版 重点 难点 课标 解读 认识北宋面临的新形势, 了解辽、宋、西夏的并立 澶渊之盟;北宋与西夏的和谈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关系形成的原因 导入新课 杨家将 杨家将是北宋初年著名的军事家族,其保家卫国故事在北宋中叶就已迅速流传于天下,故事主要描绘的是杨业、杨延昭等杨家四代人戍守北疆、抗击辽国、精忠报国的动人事迹。 一代:杨业、佘太君 二代(杨家七子):延昭、延浦、延训、延玉、延环、延贵、延彬 杨家女将(22人):花解语、耿金花、董月娥、耶律金娥、马赛英、杨琪、杨瑛、杨排风、穆桂英...... 史料实证:阅读课本P49,了解辽的建立。 一、辽与西夏的建立 兴起 崛起 建立 巩固 契丹是我国 的 民族 北方 到9世纪后期,契丹逐渐从事农耕,建筑房屋、城邑,学会了冶铁、纺织。 916年, 建立契丹政权,都城在上京,后改国号为 。 耶律阿保机 辽 发展生产,创制 ,国力不断增强。 蕃汉分治的统治思路 契丹实行南北双轨分别管理的制 度,具有因地制宜、因俗而治的 特点,促进社会发展、民族交融。 契丹文字 游牧 历史解释:阅读课本P50,了解西夏的建立。 一、辽与西夏的建立 兴起 崛起 建立 巩固 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 党项 时,党项与中原文化的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唐朝 1038 年, 建立西夏,定都兴庆府。 元昊 仿效唐宋制度,定立官制、军制和法律,鼓励垦荒,创制 。 李元昊,西夏景宗,小字嵬理,拓跋氏,出生于灵州,党项族,北魏皇室鲜卑拓跋氏之后,西夏开国皇帝在位16年,谥号武烈皇帝,庙号景宗。 李元昊即位后派军攻占了瓜州、沙州、肃州三个战略要地,控制了河西走廊,并在河曲之战中击败御驾亲征的辽兴宗,奠定宋、辽、夏三分天 下的格局,1048年,宁凌哥入宫行李元昊受伤而死,享年46岁。 西夏文字 政权名称 民族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辽(契丹) 北宋 西夏 建立 政权 党项族 契丹族 知识归纳 政权并立 历史解释:阅读课本P50,了解辽宋冲突的背景。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背景: 燕云十六州,也叫“幽云十六州”“幽蓟十六州”,大致相当于今北京及河北、山西北部一带。燕指幽州,云指云州。 辽太宗时,契丹从后晋皇帝石敬瑭手中得到了 , 实力大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燕云十六州 家国情怀:阅读课本P50~51,归纳辽宋和战的概况。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宋太祖晚期 宋太宗即位后 宋真宗时期 战争 议和 影响 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 向辽发动两次战争,均遭到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 辽军攻宋, 力劝皇帝亲征,在澶州打退辽军。 寇准 1005年,北宋与辽议和,双方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 每年送给辽钱物,称为“ ”。史称“ ” 岁币 澶渊之盟 此后很长时间,宋辽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思考: 建于辽(1056年)时的山西 应县木塔,反映了什么? 尝试使用DeepSeek 来解决历史问题 澶州之战 历史解释:阅读课本P51,归纳宋夏和战的概况。 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战争 议和 影响 和约 元昊称帝后,多次率军进攻北宋,宋军节节败退。由于立国时间短, 人力和物力有限,连年的战争使西夏遭受很大损耗。 1044年,宋夏议和,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钱物(“ ”)。 岁赐 宋夏虽时有战事,但关系一直 。 较为稳定 守内虚外 影响: 唯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