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68403

九年级语文23《范进中举 》课件(共35张PPT)

日期:2025-05-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41190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九年级,语文,范进中举 ,课件,35张,PPT
  • cover
(课件网) 范进中举 课前导入 哈哈哈 我考上啦 ! 我考上啦! 我考上啦! 范进中举 吴敬梓 九年级语文上册 范进中举 教学目标 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细节把握人物形象。 学习通过对比和讽刺突出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深刻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范进中举 背景资料 “范进中举“这个片断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查捷报”。小说描写广东学道周进上任后主考南海、番禺两县的童生考试,其中就有范进。范进当时已是54岁了,从20岁到54岁,他整整考了35年。当花白着胡子的范进坐在考场里,引起了周进的怜悯,因为范进与自己的遭遇非常相似。周进最初考了许多年连秀才也没有考上,最后他做生意的一个朋友替他捐钱买了一个秀才资格,他才得以考上举人,最终考上进士。正因为如此,他才对范进格外关照,结果范进在童试中考上第一名秀才,紧接着在乡试中考了第七名。 范进中举 范进中举 背景资料 “儒林”指读书人这一阶层。《儒林外史》全书正是以封建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描写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书中人物,大都以当时真人真事为影,全书故事没有一个主干,但有一个贯穿其中的中心,即反对封建科举、封建礼教,讽刺因热衷功名而造成的极端虚伪的社会风气。在中国文学史上,尤其是讽刺小说中,这本书获得了很高评价。鲁迅称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讥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慼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小说虽以明朝为背景,反映的却是清朝的社会现实。 课文节选的是第三回的后半回。 范进中举 作家作品 吴敬梓 1701—1754 字敏轩,号粒民,晚年自称“文木老人”,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安微全椒人,清代小说家,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青年时生活豪纵,后家业衰落,移居江宁。安微巡抚欲荐他应博学鸿词试,以病不赴。 他对科举制度有了较清醒的认识,促使他写下了约四万字的章回体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范进中举 关于科举 科 举 流程 县级考试 岁试 乡试 会试 殿试 童生 生员 秀才 贡士 进士 秋闱 举人 春闱 第一名:解元 第一名:会元 状元 榜眼 探花 (步入官场) (三年一次 八月) (乡试次年 二月) 杏榜 省级考试 (会试后 二个月) 范进中举 字词积累 腆 tiǎn 作揖 见教 盘 缠 心窍 星宿 桑梓 侥幸 不省人事 不由分说 带挈 相公 唯唯连声 行事 长亲 醺醺 啐 簇拥 报帖 拙病 商酌 懊恼 绾 皂靴 轩敞 锭子 攥 瘟 yī jiào pán chɑn qiào xiù zǐ jiǎo xǐnɡ fēn qiè xiànɡ wéi hánɡ zhǎnɡ xūn cuì cù tiě zhuō zhuó ào wǎn zào xuān dìnɡ zuàn wēn 范进中举 字词积累 揖( )作揖 贴 ( )请帖 ( )字帖 tiě 挣 ( )挣钱 ( )挣扎 zhènɡ zhēnɡ 缉( )通缉 辑( )编辑 葺( )修葺 yī jí qì ( )服帖 tiē tiè jī 湍( )湍急 喘( )喘气 揣( )揣摩 chuǎn chuǎi 踹( )踹开 tuān chuài 范进中举 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本篇文章的写作顺序和线索是什么? 依据这一线索,可以将文章分为哪两部分? 第二部分:中举后(3—11)写范进中举后喜极发疯 及其社会地位的明显变化。 第一部分:中举前(1—2)写范进中举之前的情况。 哪个人物最可笑又可厌? 胡屠户。 胡屠户的表现用哪四个字概括? 前倨后恭。 qián jù hòu gōng ,意思是以前傲慢,后来恭敬。形容对人的态度改变。 范进中举 人物形象 范进中举 人物形象 小说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行文?表现出胡屠户怎样的性格? 对比 中举前 中举后 通过对比,表现出胡屠户欺贫爱富嗜钱如命趋炎附势贪财虚伪的市侩形象。 对范进的称呼 老爷、贤婿老爷 说话的态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