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 第 13课 马可波罗来华及返回线路图 “我们离开波斯后,穿越了荒凉的沙漠和险峻的山脉,最终到达了契丹(中国北部)。” ———《马可·波罗游记》第一卷 1271年,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出发来中国,1275年下抵内蒙多伦的元上都,全程距离约12,000-15,000公里 1277年至1280年,马可·波罗首次离开京城去云南游历。 1292年,奉元世祖令从泉州经海路回国。 一、发达的中外交通: 1、唐代的交通: 唐中期以后,受割据、战乱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经由西北、中亚连通亚欧大陆的丝绸之路在东西交通中的重要性渐趋下降。 陆上丝绸之路受到阻碍 2、宋代的交通: (1)陆路:宋朝与西域、中亚的陆路交通被阻断后,辽夏金通过草原丝绸之路仍维持着与西域、中亚较大规模的交流。 草原丝绸之路指从漠北草原或南西伯利亚西行,经由咸海、里海以北通往欧洲或小亚细亚的商路。 ▲宋代海路交通路线图 阿拉伯 东非海岸 日本 朝鲜 东南亚 印度 海上丝绸之路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交流的主要通道。 2.宋代交通: (2)海路发达 任务1:指出宋代海路交通线经过的国家、地区。 任务2:阅读教材P71,结合所学,归纳宋代海陆路交通发达的原因。 陆路交通被阻断; 经济繁荣,经济重心南移; 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 3.元代交通: 阅读教材71页,结合地图,归纳元朝时期中外交通的变化。 ▲元代交通路线图 (1)重新打通了陆路交通线,建立了与中亚、西亚及东欧等地区的联系 东海航线 南海航线 日本 朝鲜 东南亚 印度 阿拉伯 东非海岸 地中海沿岸 (2)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 总结: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 任务一、结合下列两幅图,谈谈宋元时期中外交通路线的发展变化? 宋代中外交通以海路为主 元朝时海陆并重,范围更广 宋代海陆交通路线图 元代交通路线图 宋代海路交通路线图 元朝交通路线图 日本 朝鲜半岛 东南亚 阿拉伯半岛 印度及孟加拉湾 红海周围及东非沿海 波斯湾沿岸 地中海沿岸 中亚 东南亚 与五六十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 与超过140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 (1)贸易范围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二、繁荣的海外贸易: 1、表现: 韩国济州岛出土的北宋钱币 沙特阿拉伯塞林港出土的包括龙泉青瓷在内的诸多中国文物 出使波斯国石刻拓片 六胜塔 六胜塔位于福建泉州,北宋建造,被毁后元朝重建,是泉州港引领航船的航标塔。塔身浑体石砌,是仿木结构的楼阁式建筑,八角五层,高约36米。 温州朔门古港码头遗址 (2)广州、泉州、明州等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任务二、根据材料结合教材说一说海外贸易中中国的进口货物和出口货物分别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外国 中国 香料、象牙、珠宝等 瓷器、茶叶和丝织品等 (50种→300余种) “番商转易用檀香、丁香、脑子、金银、瓷器、马、象、丝帛等为货。” ———《诸蕃志》 手工业制成品 原材料和初级制品 宋朝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外贸伙伴 ①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 管理船舶、关税、 货物及外商招徕等。 1160年时,市舶司年收入达二百万贯,为北宋时的三倍。到1162年,仅泉州、广州两市舶司的净收入就达二百万缗,约占当时南宋年度财政收入的二十分之一。 ———张晋藩、郭成伟《中国法制通史》 ②外贸税收在政府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3)政府重视、鼓励海外贸易 任务二、根据材料分析宋代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 宋代手工业和商业十分繁荣,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使得陆上“丝绸之路”受阻,统治者致力于开辟海上通道,对海外贸易奉行积极政策,“市舶之利最厚……所得动以百万计”。广州、泉州、明州等地所造船舶名闻四方,指南针在航海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