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68794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5-04-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5次 大小:5281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黑龙江省,语文,答案,PDF,试题,期末
  • cover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青铜时代是人类社会发展曾经历过的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和世界其他古代文明相比较,中国青铜时 代具有独特的气质与形态。具体而言,一是器物形态和功能,主要以青铜礼器为其大宗,其次为青铜兵器, 而青铜农器较为罕见,体现出文献记载中国早期文明“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鲜明特点。二是青铜器包 含的青铜资源、铸造工艺、使用与流动等要素,都体现着国家层面的财富集中和权力象征,这和西方世界 以青铜器作为生产工具和兵器等的功能性特征有着明显区别。在这两个方面,中国考古学百年来的成就已 经为我们绘出了一幅中国青铜时代极为丰富的“知识图谱”。 (摘编自霍巍《三星堆考古重绘中国青铜时代“知识图谱”》) 材料二: 面积相近的中国与欧洲,分别位于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并在青铜时代孕育出各自的青铜文明。前者 奠定了东亚文明的根基,后者则成为西方文明的直接源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对两 地青铜文明进行对比分析,是把握东西方古代文明以及人类文明多样性的重要课题。 公元前 2000年前后,甘肃齐家、西城驿、四坝以及陕西石峁、山西陶寺、河南王城岗和新砦等地出现 了一定数量的青铜制品。这说明中国北方与中原已迈入青铜时代的门槛。约 500年以后,以长江中游为中 心的南方地区在中原青铜文明的影响下进入青铜时代。至此,中原、北方、南方青铜文明三线并行的格局 基本形成,并一直持续到青铜时代结束。 公元前 3000年前后,欧洲青铜时代自东南欧开启,在之后的 1500年间,欧洲大陆各地陆续迈入青铜 时代的门槛。欧洲大部分地区的青铜文明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均流行青铜武器、工具与装饰品。但是,欧 洲地理单元破碎,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境内的青铜文明也因之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征。 器类方面,中国中原与南方的青铜器以容器为主,以乐器、武器、工具为辅。夏商时期的青铜容器以 酒器为核心,两周时期以食器为核心,前者主要有爵、觚等,后者主要有鼎、豆等。欧洲的青铜器虽有地 域性差异,但均常见武器、工具与装饰品,容器和乐器较少。纹饰上,中国青铜器十分重视器物表面的装 饰。欧洲有纹饰的青铜器相对较少,纹饰的题材多为生产、生活、祭祀、战争或神话故事等场景的刻画。 第 1页/共 10页 青铜在青铜时代的中国与欧洲都是十分重要的物资。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是贵族身份地位的象征,比 如夏商时期的用爵制度和两周时期的用鼎制度与编钟制度。这种等级秩序影响深远,前者以爵位制度的形 式进入政治领域,后者则在春秋时期成为国家政权的象征。此外,就考古资料而言,中原青铜器的重心是 “祀与戎”,且“祀”在“戎”之前,祭祀的对象主要是祖先,最终的归宿一般是随葬于墓葬之中。南方 地区西周之前的青铜器大多是因祭祀自然神灵而埋于山川附近,两周时期逐渐转向祭祀祖先并最终随葬于 地下。北方地区的青铜器也主要发现于墓葬,仅有少量出于祭祀遗迹。 欧洲青铜器的铸造与使用主要围绕战争、祭祀、生产和生活,军事氛围较为浓厚。欧洲青铜器祭祀的 对象主要是神灵而非祖先,比如南欧的人像大多是神像或是献给神的祭品或是与神有关的人员。北欧的青 铜器多出于湖泊、沼泽之中,一般认为是献给神灵的祭品。中欧与西欧的青铜器多出于窖藏和少量高等级 墓葬之中,大多与神灵祭祀有关。西欧大西洋沿岸的青铜器则主要出于窖藏或祭祀坑,如英国伦敦的黑弗 灵窖藏、苏格兰的皮布尔斯窖藏等,青铜器多为工具和武器,这些窖藏可能是祭祀神灵的遗迹。东欧青铜 器多出于墓葬,少量出于窖藏或祭祀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