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炀帝陵 唐·罗隐 入郭登桥出郭船, 红楼日日柳年年。 君王忍把平陈业, 只博雷塘数亩田。 《春江花月夜》 杨广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春发:崭露头角的皇子岁月 ◎隋代五牙大战舰 武平六年(576年) 北周外戚杨坚建立隋朝,定都大兴,改元开皇。 开皇九年(589年) 589年,隋文帝之子(杨广)灭掉陈朝,结束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统一全国。 开皇元年(581年) 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 平陈之役饮马长江 夏 商 西周 秦 西汉 东汉 隋 春秋 战国 三国 东晋 南北朝 西晋 鲜卑 匈奴 氐 羌 羯 隋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 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前秦 ▲隋朝五铢钱 隋文帝巩固统一的措施 经济上:轻徭薄赋,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政治上:创立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元人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说:“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此话并非全属虚夸。……经过他的苦心治理,隋王朝在短期内确实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宫速局面。史载:“隋代资储遍天下”,“比至(文帝)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竺培升《略论隋文帝时期“国计之富”的原因》 ◎含嘉仓遗址 储粮丰富,50万斤左右 开皇之治 《春江花月夜》 杨坚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白马篇 杨广 本持身许国, 况复武功彰。 会令千载后, 流誉满旗常。 夏盛:雄图大展的帝王时光 【合作探究】阅读隋炀帝大事记并结合教材,以小组 为单位,圈出有利于隋炀帝巩固统一的相关举措。 遣使流求 开科取士 减轻赋役 开凿运河 营建东都 结合图片和材料,思考为何要营建东都洛阳? 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下诏开工营建东都洛阳。 营造东都:大展宏图的战略基点 仁寿四年(604年),隋文帝驾崩,汉王叛逆,“从反者十九州”,都城长安局躇西北,“关河悬远,兵不赴急”,而洛阳“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足”。 ———据王家范《大学中国史》 修建运河:大展宏图的漕运金脉 江南河 邗沟 通济渠 洛阳 永济渠 涿郡 余杭 目的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时期 隋炀帝时期 中心、两端 洛阳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构成水渠 永通邗江 连接水系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读地图 填表格 大运河对隋炀帝巩固统一的伟业有何重要意义? 修建运河:大展宏图的漕运命脉 尤其是政治中心在北方,国家需要加强对南方的管理,需要与经济富庶地区的联系沟通,及粮食物资等的供给,更使隋朝政府意识到开凿和贯通南北大运河的必要性。 ———杨芳《浅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历史原因》 政治上:有效巩固对南方控制。 经济上:加强南北交通,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开科取士:大展宏图的人才资源 九品中正制:官员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掌控,世家大族子弟垄断了官场中的中高级职位,平民子弟很难晋升,依门第取士。 。 隋文帝废除前朝选官制度,依才能取士。 隋文帝设置进士科,设国子监管理教育行政事务。 扩大了统治基础,对社会阶层流动 也起到积极作用 显著提高了整个官僚队伍的文化素养 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一直延续了约1300年。 遣使流求:大展宏图的长远视野 隋朝称今天的台湾为、流求。隋炀帝即位不久,先后三次派人前往流求,其中第三次是在610年。隋炀帝派武将文臣率领一万多人,从义安出发,渡海抵达流求,加强了与流求的联系。隋朝对台湾地区的认识比以往前进了一大步。 《江都宫乐歌》 杨广 扬州旧处可淹留,台榭高明复好游。 风亭芳树迎早夏,长皋麦陇送余秋。 秋颓:盛极转衰的命运转折 官人督役,诸州役丁若其捶楚(鞭打),昼夜立于水中,略不敢息,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