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70398

10.2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课件(共26页PPT+1个内嵌视频)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

日期:2025-04-19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709896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0.2,逻辑,必修,选择性,政治,高中
  • cover
(课件网) 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 第十课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感性具体、思维抽象和思维具体,体会认识不断深化的历程。 2.掌握认识经由“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的途径,进一步形成对问题进行独立探索的能力。 3.理解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发展过程,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增强观察生活现象、分析事物本质的能力。 4.增强探究事物本质与规律的自觉性,不断推动认识能力的提高,树立完整的思维意识。 2022年3月23日,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课堂”中向人们展示了太空“冰雪”实验,袋子里挤出的溶液会形成一个液体球,当球体与沾了结晶核的毛根碰触后迅速变成“冰球”。王亚平解释到,在微重力环境下饱和乙酸钠溶液只要碰到一丁点的晶体,就能迅速打破稳定状态,析出大量的晶体,从而变成了一个“冰球”。 视频:天宫课堂 思考:从观察结晶球形成实验到知晓其中的原理,体现了认识经历了何种过程?该如何理解这种过程? 一、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 1.感性具体:第一印象 (1)含义:感性具体的认识,是一种直观的整体表象,是事物多种多样的现象和外部联系在头脑中的反映。 (2)局限:感性具体虽然是对事物整体的认识,但它只停留在事物的外部形象上,还没有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没有把握本质与现象相统一的事物整体,因而它对事物的认识还不完全。 例:来我们学校的初印象。 2.思维抽象 (1)含义:思维抽象是指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或者从其个性中抽取共性的思维活动。 (2)目的和内容:实践的需要不同,抽象的目的和内容也就不同。抽象,既可以从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部分,抽取事物某一方面质的规定性,也可以从事物个性中抽取某种共性。 例如:小明是一个中学生。这是一个怎样的思维活动? 这是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质的规定性的思维活动,即思维抽象活动。舍弃了小明的性别、年龄、籍贯等许多方面的属性,剩下的只是他作为“中学生”的规定性。 (3)思维抽象的环节(过程、步骤) ①分离—思维抽象的起始环节。任何一种科学认识都必须根据实践的要求,确立特定的研究对象。分离就是暂时不考虑研究对象与其他对象之间可能存在的各式各样的联系。 ②提纯———思维抽象的关键环节。事物的现象总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没有合理的纯粹化,就难以揭示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和规律。提纯就是在思想中排除那些干扰人们认识的因素,以便在某种单一的状态下研究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和规律。 ③简略化———表述思维抽象结果的环节。对事物的情况作单一状态的考察本身就是一种简略化。表述认识的结果,也要简略化。 人们通过思维抽象形成的是对事物零散的、片面的认识,还不能把握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认识不能停留在思维抽象阶段。要在思想中再现活生生的、内容丰富的具体事物,认识必须发展到思维具体。 ④理想化———思维抽象的一种特殊形式。虽然在自然状态中,思维所抽象的那种事物的理想化状态并不存在,但在思维中设想这种状态,有利于人们揭示认识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思维抽象的不同环节都可能出现的特殊形式。 (4)思维抽象的局限性: 【任务1】独立思考:从科学思维角度看,人们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定律经历了怎样的发展阶段? 在地球大气层的自然状态下,自由落体运动受着空气阻力因素的干扰,人们直观看到的现象是重物比轻物先落地,因此,亚里士多德作出了重物比轻物先落地的结论。人们也因此没有认识清楚落体运动的规律。在伽利略时代,人们还无法用物质手段创设真空环境来从事落体实验,伽利略就依靠思维抽象,在思想上撇开空气阻力的因素,设想在纯粹状态下的落体运动,从而得出了自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