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70805

2025春季学期高一年选择题强化训练卷—历史科目(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含解析)

日期:2025-04-2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9次 大小:17605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历史,2025,纲要,中外,统编,科目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学年春季学期 高一年选择题强化训练卷—历史科目(第3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C D D D A A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B B C D B A B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C D A C A C A A D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C D D A B D B D D D 1.C 【知识点】仰韶文化 【详解】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期(中国)。题干中所述文明遗址均出现与蚕相关的元素,表明中国在远古时期就有了养蚕和丝织相关活动,说明养蚕丝织在中国历史悠久,C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养蚕丝织的历史,并未体现中华文明起源的 “多元一体”,排除A项;仅从蚕桑丝织的考古发现,不能得出手工业是生产领域主要部门的结论,排除B项;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在春秋战国时期才开始出现,与题干中远古时期的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2.B 【知识点】礼乐制度 【详解】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周时期(中国)。据表可知,商代至西周,天下观在空间结构、政治认同、礼制表达上均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出西周治国理念更为丰富和完善,B项正确;西周政治认同中虽然还有天命观念,但“天命+德治”体现礼教治国下的德治,西周神权统治有所削弱,排除A项;西周时期尚未正式形成华夏认同,排除C项;宗法血缘的削弱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3.C 【知识点】唐朝的对外交流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描绘了重重宫殿开启,各国使节、臣子朝拜皇帝的盛大场景,体现出唐朝与多国交流,长安作为国际交流中心的情景,与题干中唐朝开放对外政策,长安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心相符,C项正确;“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描绘的是从长安回望骊山的景色,未涉及唐朝对外交往,排除A项;“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描述长安大道上车水马龙的繁华,未体现与各国交流,排除B项;“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表达在胡地对长安的思念,未突出长安国际化交流,排除D项。故选C项。 4.D 【知识点】衣冠南渡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详解】根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晋至刘宋(中国)。根据所学知识与材料信息,当时北民南迁,许多流民沦为荫户、私属与部曲,基层治理功能发生异化,地方豪强势力膨胀,即蕴藏着基层治理异化的因素,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当时江南得到初步开发,经济重心南移则在唐朝中期以后,并且材料内容没有强调南方经济发展的现象,排除A项;材料主旨在强调北民南迁沦为豪强私属,而南北朝政权并立是多种因素形成的结果,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南北朝时期,南方相对安定,材料所述现象主要强调基层治理异化的潜藏因素,排除C项。故选D项。 5.D 【知识点】宋元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表格中《东京梦华录·序》记录北宋汴京市集、娱乐场所(如勾栏瓦舍)的繁华。《梦粱录》反映南宋临安杭州的酒楼、夜市和市民娱乐生活。《夷坚志》提到茶肆中有人讲说《汉书》,体现商业场所与文化传播的结合,体现了商业繁荣促进了市民文化(如娱乐、说书等)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理学(如程朱理学)与文学的关系,且三则材料均聚焦商业活动,与思想革新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茶肆讲说《汉书》”等是市民自发行为,非政府主导,排除B项;宋代商业并未突破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