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工业设计的魅力》教学设计 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 工业设计的魅力 学科 美术 年级 八年级 版本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 册别 上册 1.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本课以椅子设计为载体,通过工业产品设计的欣赏、分析与实践,引导学生理解工业设计的功能性、审美性与创新性。教材通过经典案例解析(如“叫壶9003”“瑞士军刀”),渗透人性化设计、绿色设计等理念,培养学生将艺术思维融入生活实践的能力。2.学生情况分析:八年级学生已具备基础造型能力,但对工业设计的系统性认知较薄弱。需通过动手设计、合作探究,将抽象的设计理念(如实用性、环保性)转化为具象创作,强化创新思维与跨学科实践能力。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探究式、互动式、合作学习、学科实践。4.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多媒体(PPT课件、网络资源、人工智能等) 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 评价内容与方式 1. 审美感知:欣赏工业设计产品,感受工业设计带来的美感,学会对工业设计产品进行分析评述,提高审美感知能力。2.艺术表现:采用美术技法创作工业设计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美术基本素养。3.创意实际:在创作中能通过想象、联想、重组等方式进行艺术构思,表达出工业设计产品的内涵。4.文化理解:使学生得到美的陶冶与享受,感受世界美术的多样性,形成开放的心态和全球意识,提高生活审美情趣。 通过小组讨论、设计草图展示进行互评+师评。通过设计提案汇报、作品实践成果进行自评+互评。通过课堂反思日志、小组协作过程观察进行师评。 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学习重难点 突破方法 学习重点:工业设计的功能性与审美性融合,设计思维在实践中的应用。学习难点:将环保理念(如材料循环利用)和创新结构融入设计。 1.案例分析法:对比经典设计与学生作品,提炼设计要素。2.项目式学习:以“为校园设计一把多功能椅”为驱动任务。1.材料实验:提供可回收材料(纸板、塑料瓶),探索造型可能性。2.跨学科整合:结合物理力学知识优化结构设计。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新课导入(3分钟) 一、情境导入———设计侦探在行动(6分钟)教师活动展示神秘箱内的经典设计产品(PH灯/戴森风扇等),学生通过触摸猜测功能与造型特征学生活动分组记录触觉信息并绘制推测图,对比实物揭晓设计奥秘 建立多感官认知通道,引发对"形式功能关系"的思考。 二、探究新知(35分钟) 二、新课讲授第一关 初感知工业产品设计师:现在,我们来到了第一关,请看大屏幕,观看视频《工业设计的变迁》,结合课本讨论后回答获得线索。问题为:①工业设计以什么为对象?②运用于哪些行业?引导生答:①以工业产品为对象;②运用于轻工、纺织、机械、家具、电子信息等行业。师:对的,没错。工业设计是以工业产品为主要对象,综合运用科技成果和工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知识,所以现在大学有专门开设的工业设计专业,工业设计对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及包装等进行整合优化的创新活动,它的核心是工业产品设计,广泛运用于轻工、纺织、机械、电子信息等行业,对我们来说,工业产品设计无处不在。第二关 椅子的变迁史师:请看大屏幕,(展示任务提示)(1)仔细观察这些椅子,它们的材质及设计有什么样的特点?(2)每小组选择一把印象最深的椅子进行评述(从材质,设计亮点以及功能方面进行评述)。师:每个小组都表现的非常好,都可以获得一条线索,继续加油!(切PPT话外音)你们需要再辨别出传统椅子与现代椅的不同之处!师:同学们,下面任务为单线任务,谁能看出传统椅与现代椅的不同之处呢? 学生根据材质、结构以及舒适度说明了传统椅子与现代椅子的不同之处。师:这位同学回答的非常全面,传统明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