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 日本》教案 学科 初中地理 年级册别 七年级下册 共1课时 教材 商务星球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的第一节《日本》。教材首先介绍了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地形特征、气候特点等内容,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日本的基本地理情况。接着,教材详细描述了日本的经济特点,包括工业分布、主要工业部门、农业和渔业的发展情况等。最后,教材还介绍了日本的文化特色和旅游景点,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日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日本的地理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世界的地理概况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日本这样一个具体的国家,学生可能缺乏深入的认识。此外,学生对新奇的事物有较高的兴趣,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丰富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同时,学生在地理空间概念的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具体的地图和实例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地理空间观念。 课时教学目标 人地协调观 1. 通过学习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通过分析日本的经济特点,理解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综合思维 1. 能够综合运用地图、图表等资料,分析日本的自然环境特征。 2. 能够综合分析日本的经济特点及其成因。 区域认知 1. 通过学习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形成对日本区域特征的认知。 2. 通过分析日本的经济特点,形成对日本区域经济发展的认知。 地理实践力 1. 通过地图和图表的阅读与分析,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2.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地形特征和气候特点。 2. 日本的经济特点,包括工业分布、主要工业部门、农业和渔业的发展情况。 3. 日本的文化特色和旅游景点。 难点 1. 理解自然环境对日本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 2. 分析日本的经济特点及其成因。 3. 理解日本的文化特色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地图、图表、图片等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 (1) 播放一段关于日本的视频,展示日本的自然风光、城市风貌和文化特色。 (2) 通过视频,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日本的基本情况。 (3) 提问:你对日本有什么印象? (4) 引导学生回答,并记录学生的回答。 (5) 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日本。 (6) 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展示地图 (1) 展示世界地图,指出日本的位置。 (2) 引导学生观察日本的地理位置,讨论其特点。 (3) 介绍日本的领土组成,包括四大岛屿和其他小岛。 (4) 通过地图,引导学生了解日本的地形特征,如多山、多火山、多地震等。 (5) 介绍日本的气候特点,如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6) 引导学生讨论自然环境对日本的影响。 1. 观看视频,初步了解日本。 2. 回答老师的提问,表达对日本的印象。 3. 观察地图,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4. 讨论自然环境对日本的影响。 评价任务 视频观看: 地图观察: 讨论参与: 设计意图 通过视频和地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日本的地理特征,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新课讲授 活动一: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展示地图 (1) 展示日本的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形特征。 (2) 介绍日本的地形特点,如多山、多火山、多地震等。 (3) 通过地图,引导学生了解日本的主要山脉和河流。 (4) 介绍日本的气候特点,如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