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75060

【大单元·任务制】统编版语文五下第四单元第9课时 军神 教案

日期:2025-04-2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8次 大小:9500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单元,任务,统编,语文,五下,第四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9课 课题:护国战争, 赞军神之坚--军神 内容分析:课文是一篇小说,作者是毕必成。该文主要讲述了刘伯承右眼受伤后,到德国人开设的诊所就医的故事,表现了他钢铁般的意志,体现出能全身心地投入革命,不惜自己承受巨大痛苦的精神。旨在让学生体会刘伯承意志如钢的英雄气概。教学时,要抓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再以沃克医生的口吻讲述这个故事。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不同人物的特点,感受不同的描写方法,认同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借助学习单体会人物的内心。 思维能力:能说出沃克医生是如何发现刘伯承是军人的,以及称他为“军神”的原因。 审美创造:能用沃克医生的口吻讲述这个故事。 重、难点: 重点: 1.能说出沃克医生是如何发现刘伯承是军人的,以及称他为“军神”的原因。 2.借助学习单体会人物的内心。 难点: 能用沃克医生的口吻讲述这个故事。 子任务之三:护国战争, 赞军神之坚 活动流程: 活动一:感受“军神”的英雄本色 活动二:读人物描写,悟内心世界 活动三:在讲故事中领悟军人精神 活动四:在总结中回味红色岁月 活动五:拓展阅读,砥砺前行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一:感受“军神”的英雄本色 ai沃克医生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从刘伯承的语言、动作、神态中感受到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其实,从沃克医生的语言、神态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军神”刚强的意志。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感受“军神”的英雄本色。 3.请同学们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回顾故事的前因后果,同时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圈画出来。 问题预设: 为什么说刘伯承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 为什么称刘伯承是“军神”? 刘伯承保持清醒的大脑做什么? 开始,刘伯承为什么谎称自己叫“刘大川”? 观看AI视频。 回顾课文内容。 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活动意图:借助激趣导入,让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及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在不知不觉中把握课文的表达顺序,理清课文的脉络。 活动二:读人物描写,悟内心世界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用“____”划出对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借助表格体会他的内心变化。 问诊时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 沃克医生的表现 沃克医生的内心 2.沃克医生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 3.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人物的语气。 按要求默读课文。 填写表格。 小组汇报,教师相机指导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由冷漠、惊讶到心疼、钦佩,最后肃然起敬的心理变化。 学生交流,展示成果。 小组合作扮演角色朗读课文。 活动意图:理清文章脉络,便于了解沃克医生内心变化。 活动三:在讲故事中领悟军人精神 尝试借助表格,梳理沃克医生的内心变化。 刘伯承的表现问诊,伤势严重术前,拒用麻药术中,强忍剧痛术后,表明身份沃克医生的心理 出示课后题:从课文中找出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内心变化,再以他的口吻讲讲这个故事。 提示:变化角度讲故事的方法 人称的转换 语言的调整 语气的变化 不要遗漏情节 出示评价表: 能以沃克医生的口吻讲述,人称转换准确,并保证故事情节连贯、完整★★★加上的表情、动作等合理,能恰当表现出人物的内心★★★声音洪亮,态度自然大方★★★ 复述故事。 组内练习讲故事。 学生代表全班展示。 课后给家长讲完整的故事。 完成评价。 活动意图:此环节是完成课后第四题,通过完成任务一方面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和对人物内心的体会,另一方面加深学生对课文理解并提升表达能力。 活动四:在总结中回味红色岁月 1.内容回顾: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结合课文的记叙顺序说一说。 预设:本文描写的是刘伯承右眼负伤后去医院求治,手术中坚决不用麻醉剂,忍痛承受七十二刀,手术后以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