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自相矛盾 看图猜出学过的文言文名称 亡羊补牢 守株待兔 滥竽充数 矛,古代一种长柄的装有金属枪头的武器,用以刺杀敌人。 盾,盾牌,用来防护身体,遮挡刀矛枪剑的武器。 “自相矛盾”常用来比喻语言、行动或想法前后不一,互相抵触。 课题解读:矛和盾都是古代打仗的兵器。 韩非,战国时期思想家,法学家代表人物,提倡法制。“子”是古代对有学识男子的尊称。《韩非子》中的著名的寓言故事有“自相矛盾” “守株待兔” “老马识——— 等。 作者简介: 文言文学习方法: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朗读时注意节奏,读出文言文的韵味。 板块一:初读--正其音 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fú)能应也。夫(fú)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听课文朗读《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自相矛盾 请大家根据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小组讨论交流,试着理解文意。 学法百宝箱 1、借助插图 2、对照注释 3、联系上下文猜测 板块二:解读—明其意 句意:楚国有一个卖盾和矛的人。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鬻:卖。 者:......的人 句意:我的盾十分坚固,没有什么物体能够刺穿它。 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莫:没有什么。 陷:刺穿。 句意:我的矛很锋利,没有什么物体不是它能刺穿的。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陷:刺穿。 句意: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或:有人 句意:那个人不能回答了。 其人弗(fú)能应也。 弗:不。 这件事引发了人们什么样的议论?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存在 讲故事小达人 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通过学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说话、做事不要相互抵触,而要前后一致,实事求是。 板块三:精读—悟其情 想一想。 如果是你来卖矛和盾,你应该怎么做? 板块四:闪耀思维的火花 板块五:指导背诵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又誉其矛曰: 或曰: 其人弗能应也。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jí)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买椟(dú)还珠 注释: 1.楚:楚国 2.珠:珍珠 3.郑:郑国 4.为:做,制造。 5.木兰:一种木纹很细的名贵香木 6.柜:盒子。 7.薰以:薰:香草;这里作动词, 用香料熏染。以:用 8.桂椒:香料. 9.玫瑰:这里指一种美丽的玉石。 10.辑:装饰边沿 11.椟:盒子。 12.谓:说,认为。 13.善:擅长,善于。 买椟还珠的寓意是不能只注重事物的外表,而忽略了事物的本质。 探花作业:会写四个生字,会背《自相矛盾》。 榜眼作业:把《自相矛盾》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状元作业:如果你穿越回到楚国后,卖矛与盾。你会怎样做呢?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写一写。 作业布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