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鲁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成因 第2课时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 A组必备知识基础练 夏季风进退早晚对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会带来很大的影响。下图为110°E~120°E区域夏季风前沿进退等纬度线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范围内,夏季风最北可达( ) A.东北北部 B.华北地区 C.江淮地区 D.华南北部 2.下列年份,我国东部地区最易出现“南旱北涝”的是 ( ) A.1955年 B.1965年 C.1975年 D.1995年 倒春寒是指春季回暖过程中由冷空气活动造成的气温持续低于同时期气温平均值,并对农业生产等造成影响的气象灾害。由于倒春寒影响,皖南某地茶园遭受重创。结合该地此次倒春寒前后时段逐日平均气温示意图,完成3~4题。 3.该地受倒春寒影响的时间是图中的( ) A.①时段 B.②时段 C.③时段 D.④时段 4.为保护茶园在春季免受冻害威胁,可采取的措施有 ( ) ①塑料薄膜覆盖 ②加强茶园的通风条件 ③熏烟、增大湿度 ④滴灌、施肥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下图为我国干旱灾害出现频次分布图。据此完成5~6题。 5.我国干旱灾害频次大于30次的区域集中分布在 (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中部地区 6.导致我国干旱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是( ) A.森林被破坏严重 B.气象研究水平低 C.季风气候,降水不稳定 D.人类不合理活动 下图示意三峡库区滑坡频率(月滑坡次数占全年滑坡次数的百分比)与月均降水量关系。读图,完成7~8题。 7.上图表明该区滑坡多发的诱因是( ) A.年降水量少 B.夏季降水多 C.冬季降水少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8.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岸滑坡概率增大,主要是因为水库水体的( ) A.流速减小 B.流速加大 C.水位涨落 D.水位稳定 B组关键能力提升练 下图是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对某地一次灾害过程评估的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该种灾害最有可能是( ) A.洪涝 B.地震 C.泥石流 D.滑坡 10.甲最可能是( ) A.坡面堆积 B.坡向 C.坡面侵蚀 D.坡度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读图,完成11~12题。 11.该地形区应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是( ) A.洪涝 B.干旱 C.低温冻害 D.滑坡、泥石流 12.该地形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 A.黄河下游地区 B.长江中游地区 C.云贵高原 D.珠江三角洲 下图为北京市泥石流危害区与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甲、乙两地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最大差值可达( ) A.49毫米 B.99毫米 C.149毫米 D.189毫米 14.依据泥石流的发生条件,推测乙地区( ) A.地势平坦,降水丰富 B.地势陡峻,降水丰富 C.降水丰富,植被茂密 D.地势平坦,植被稀少 15.滞洪区是为了抵御洪水而划定的地区,在洪水期来临时蓄水以保证干流河堤的安全。下图为中国主要滞洪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滞洪区集中分布地区A是 流域,C是 流域,B、D在黄河和长江的 地区。 (2)简要分析A地区滞洪区较为集中的原因。 (3)D地区需要划定滞洪区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4)我国滞洪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而广大的西部地区几乎没有滞洪区,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第2课时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 1.B 2.A 解析 第1题,从图中等纬度线可以看出,1955年夏季风到达的最高纬度介于40°N~45°N,说明夏季风最北可达华北地区,B正确。第2题,我国东部地区最易出现“南旱北涝”的原因是夏季风势力强,快速北移,雨带在北方停留的时间长。由图中可以看出,和其他年份相比,1955年雨带停留在35°N以北的时间长,而停留在35°N以南的时间短,易造成“南旱北涝”,A正确。 3.C 4.B 解析 第3题,由图示信息可以看出,③时段气温在回暖过程中突然下降,出现“倒春寒”现象。第4题,塑料薄膜覆盖与熏烟、增大湿度都可减轻冻害威胁。 5.D 6.C 解析 第5题,结合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