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个旧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8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唐代诏令用纸书写,颁下州县的诏令需长时间传递,白麻纸招虫,不能耐久,故用黄麻;重大诏命或当朝宣命,无须久存,故用白麻。黄轻白重,遂为故事。大约到德宗时,中书只有黄麻可用,白麻已皆在翰林院。这折射出( ) A. 行政效率提高 B. 中央集权加强 C. 决策事权转移 D. 科举影响扩大 2.有学者在《中国法制史》一书中指出,中国古代判案时考量的因素远远不止于法律文本,司法官进行权断的依据还有经义、天理、人情等更高位阶的价值。据此可知,中国古代的司法审判( ) A. 取决于封建伦理道德 B. 重法律效应更重视社会效果 C. 忽视法律文本的效力 D. 有较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 3.1958年,毛主席嘱咐即将赴柬埔寨履职的外交官,不要宣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从此,新中国驻柬埔寨大使从不和柬方人员谈论自己的意识形态。不久后,在柬埔寨举行的一次中国经济成就展上,中国驻柬大使授意将解说词中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改为“在中国政府的领导下”。这体现出当时中柬外交关系的发展( ) A. 深受“左”倾思想影响 B. 以柬方利益为出发点 C. 贯彻了求同存异方针 D. 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 4.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采用“编户”和“定籍”等办法控制人口;汉朝实行“编户齐民”;隋朝“大索貌阅”;唐承隋制;明朝继承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办法。我国历朝重视户籍管理的主要目的是( ) A. 征调人力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B. 防止人口流动造成社会动荡 C. 为抵御外族进攻提供足够的兵源 D. 保证政府赋税、徭役和兵役的来源 5.西周宗法制度不仅适用于周室同姓贵族,也适用于分封的异姓贵族。西周王室不仅将同姓不婚的习俗发展为以法律强制维护的礼制和社会规范,还进一步规定凡同姓不问远近亲疏、相隔几代,均不通婚姻。西周实行这一度的主要目的是( ) A. 保持稳固的政治格局 B. 维护诸侯的独立地位 C. 形成开放的治理结构 D. 确立严格的等级秩序 6.西方文官制度要求文官对于党派、政治活动等保持中立,似乎文官是超阶级超政治的,其实不然,资产阶级所标榜的政治中立,只是在垄断资本集团及其政党中间这一特定范围内保持中立。材料意在说明( ) A. 政治中立原则的丧失 B. 文官制度的阶级实质 C. 政党之间斗争的激烈 D. 政府权威的不断削弱 7.唐代法律规定同居相隐不为罪的原则,凡同财共居者,以及大功以上亲属、外祖父、外孙、孙等,皆可相互容隐其犯罪。同时,也明确规定了不得运用相隐原则的情况,如谋反、谋大逆与谋叛等。这反映出唐代法律的突出特点是( ) A. 开始儒家化 B. 律例合编 C. 礼法结合 D. 孝道至上 8.下图是甲骨文中的“高”字。“高”字反映的是一种建筑在土台上的房子,其下部是土台中挖有一口地窖。从这一文字的结构状况可以了解到的信息有( ) A. 从商朝开始建筑房屋定居生活 B. 当时社会各阶层共同享有财产 C. 当时已实现居者有其屋且宽敞 D. 当时已经开始进行粮食储存 9.在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期,英国农场从种籽公司及市场上购得谷种、饲草和肥料。而产出的谷物,则像工业品一样投到市场上去竞争。这一时期,英国农业人口虽然不断减少,但是粮食和肉类基本上自给有余,并获得了“模范农场”的称号。这说明( ) A. 工业文明影响农业经营方式 B. 英国农业的重要性降低 C. 海外市场扩大推动农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