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77326

9.1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课件-2025春季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日期:2025-04-20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7次 大小:19660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政治,逻辑,必修,选择性,统编,高中
  • cover
(课件网)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第四单元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第一课 走进思维世界 第二课 把握逻辑要义 第三课 领会科学思维 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 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 第六课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 第七课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 第八课 把握辩证分合 第九课 理解质量互变 第十课 推动认识发展 第十一课 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 第十二课 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 第十三课 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 ★知识结构 对思维、逻辑思维与科学思维的概括性介绍,也是全书的逻辑起点 主要阐述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主要阐述辩证思维的方法 主要阐述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几种方法 逻辑与思维 单元知识框架 第八课 第九课 第十课 准确把握 正确理解 有效进行 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第九课 理解质量互变 9.1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第一目: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 第二目:遵循质量互变规律 科学精神: 理解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学会用发展的、动态的眼光分析事物发展过程。认同量变积累的必要性,批判“急于求成”“忽视积累”的浮躁心态,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能够区分事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避免将量变与质变简单对立或混淆。 公共参与:遵循适度原则,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把握好“分寸”,不犯极端化的错误。理解社会发展需要遵循质量互变规律,支持渐进式改革。通过“积小善成大德”的实践,体会个人行为对社会质变的作用 教学重点:理解“质”“量”二者之间的关系,理解“质变”“量变”二者之间的关系,理解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和飞跃性、连续性和间断性,坚持辩证思维,在质量互变中认识事物,认识事物的本质,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 核心素养 教学重难点 、 知识目标 掌握量变与质变的定义,明确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理解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了解量变的两种形式(数量的增减与结构的优化)及质变的标志性特征(根本性质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的人生态度,拒绝投机取巧或消极懈怠。 增强对社会改革长期性、复杂性的理解,支持国家发展的渐进式战略,树立集体主义观念,理解个人努力(量变)对集体进步(质变)的意义。 能力目标 能够识别社会现象中的量变与质变。在解决问题时既注重积累,又抓住关键节点促成质变。 批判性思维:辨析“突变论”与“庸俗进化论”的错误,理解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 教学目标 量变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发展的实质 自然界 人类社会 人的认识 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发展的趋势 发展的状态 质变 必要准备 要求 要求 必然结果 要求 积极做好量的积累; 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坚持适度原则。 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 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面对挫折与考验 发展的普遍性 知识回顾:必修四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发展的普遍性、实质,量变质变(状态)、前进性和曲折性(趋势) 辩证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发展的状态:量变与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启新的量变。 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方法论: 积极做好量的积累; 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坚持适度原则。 回顾:唯物辩证法发展观 (一) 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 探究与分享 查找与“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类似的成语或者名句,从思维角度谈谈这些成语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类似成语: 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