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77438

2025届中考二轮大专题复习09 中外历史上的重要改革(教案)

日期:2025-04-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4次 大小:1664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5届,中考,二轮,专题,复习,中外
  • cover
基于新课标下的初三中考一轮复习教学设计 2025届初三中考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九中外历史上的重要改革 科目 历史 年级 九年级 课型 复习 授课人 课题 专题九中外历史上的重要改革 学情分析 对于 2025 届初三学生而言,在历史学习方面已有一定基础。经过之前的学习,他们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发展脉络有了初步认知,像中国古代史中的朝代更迭,世界史中的重要文明起源等,这为学习中外历史上的改革专题提供了知识支撑。不过,该专题存在一定难度。改革涉及众多抽象概念,如不同性质改革的本质区别,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且改革内容繁杂,包括背景、措施、影响等,学生容易混淆。从能力上看,他们的历史分析和归纳能力还在发展中,难以全面、深入地剖析改革的成败原因和历史意义。在中考压力下,学生有较强的学习动力,但面对复杂的改革知识点,可能会感到焦虑。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在整合知识和运用知识解题方面存在较大问题。 教学目标 唯物史观:通过对中外历史上重要改革的学习,引导学生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理解改革的必然性和作用,认识到改革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以适应生产力发展,从而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让学生明确各改革所处的时间和空间背景,梳理改革在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发展脉络,如从商鞅变法到中国改革开放,从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到 1861 年改革,培养学生在特定时空框架内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史料实证:借助丰富的历史文献、图表等史料,引导学生辨析史料的价值,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论证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提升史料实证的素养。 历史解释: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解释改革事件,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改革的特点和意义,客观评价改革的成败得失,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家国情怀:通过学习中国改革,增强学生对国家发展道路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了解世界各国改革,拓宽国际视野,培养学生开放、包容的世界意识 。 教学重点 掌握中外重要改革的关键内容、影响及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改革性质差异,剖析成败根源与时代影响 。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情境创设法、多媒体教学法。 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史料研读、材料分析、情境体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活动意图 二次备课 课堂导入 同学们,先来听一个小故事:战国时期,秦国原本偏居一隅,国力并不突出,然而一场变革却让它脱胎换骨,最终统一六国,这场变革就是商鞅变法。其实,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都有过许多重要的改革。这些改革有的成功推动国家走向富强,有的虽历经波折却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记。像日本的大化改新,让日本从奴隶制社会迈向封建社会;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帮助美国缓解经济危机。那这些改革究竟有着怎样的内容和影响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外历史上的重要改革,探寻其中的奥秘。 以广为人知的商鞅变法小故事引入,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好奇心。 课堂讲授 专题概要 本专题围绕中外历史上的重要改革展开,按性质分为封建、社会主义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封建性质改革中,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强;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交融;日本大化改新推动其向封建社会过渡;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近代化;彼得一世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奠基。 社会主义性质改革里,中国改革开放让中国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经济政策推动苏俄经济发展;而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未突破旧体制,戈尔巴乔夫改革则致使苏联解体。 资产阶级性质改革方面,戊戌变法起思想启蒙作用;俄国 1861 年改革是其近代转折点;明治维新使日本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这些改革深刻影响了不同国家的历史进程。 (二)重点讲解 考点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